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第四章导弹外形设计一、外形设计任务 对于有翼导弹: (1)选择导弹的气动布局,即正确选择弹体各部件(弹翼、尾翼、舵面、发动机或进气道等)的相互位置; (2)从导弹具有良好的气动力特性以及机动性、稳定性和操纵性能出发,并考虑导弹制导系统特性及弹体结构等因素,确定弹体各部件的外形参数和几何尺寸。 对于弹道导弹: 最重要的是进行头部外形设计,使导弹具有适当的静稳定度并减小气动载荷。二、外形设计过程 对导弹外形设计有重要影响的战术技术指标有动力航程、巡航速度、飞行空域以及战斗部威力等。 (1)在选定了推进系统、战斗部等弹上主要设备,初步确定导弹总体主要参数之后; (2)外形设计是与导弹主要参数的选择、部位安排及导弹质心定位等工作紧密联系交错进行的。三、外形设计基本要求 (1)满足导弹战术技术指标和弹上各分系统的工作要求; (2)充分利用最佳翼身干扰、翼面间干扰以及外挂物与翼身的干扰; (3)应使总体结构布局合理,减小弹体上的脉动压力及横滚力矩; (4)满足导弹机动性、稳定性与操作性的要求; (5)保证在最大使用攻角范围内,空气动力特性特别是力矩特性尽可能处于线性范围,减小非线性对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 (6)外形设计应满足隐身要求,使雷达散射面积最小; (7)便于发射、运输、贮存与实战使用。 (8)对于高超声速导弹,外形设计要保证气动加热最低。气动布局:导弹的气动外形及各部件相对位置的布置。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两个问题: 翼面(包括弹翼、舵面等)数目及其在弹身周向的布置方案; 翼面之间(如弹翼与舵面之间)沿弹身纵向的布置方案。 衡量气动布局优劣的标准: 对于不同类型的导弹是不同的。 地对空导弹和空对空导弹:首先是导弹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操纵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这类导弹是攻击机动性较大的飞机;其次是使导弹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和部位安排的方便性等。 中远程导弹:要求导弹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升阻比大,横向稳定性好,发动机要有良好的进气与工作条件等。一、翼面在弹身周侧的布置型式 1、面对称布置方案 特点: (1)迎面阻力小、质量小 (2)倾斜稳定性好。 (3)载机上悬挂方便。 (4)侧向机动性差。 转弯方式: (1)平面转弯 (2)倾斜转弯§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4.2气动布局六、部位安排方便性分析六、部位安排方便性分析,,,,,,,,§4.3导弹外形几何参数的选择§4.3导弹外形几何参数的选择§4.3导弹外形几何参数的选择,,,,5.翼型的选择 常用的超声速翼型有: (a)菱形 (b)六边形 (c)双弧形 (d)钝后缘形 常用的亚声速翼型有: (e)不对称双弧翼型 (f)对称双弧翼型 (g)层流翼型6.弹翼平面形状的选择 常见的弹翼平面形状有: 平直翼;(b)梯形翼; (c)后掠翼;(d)三角翼; (e)切尖三角翼;(f)拱形翼; (g)S形翼。 选择原则: 飞行速度大小是选择弹翼外形的主要依据6.弹翼平面形状的选择 在确定弹翼平面形状及其几何参数时,还必须考虑到其他的因素。,,,1.弹身外形的选择 (2)尾部外形 尾部形状通常有平直圆柱形、锥台形和抛物线形三种,为满足特殊需要,也有倒锥形尾部等。 尾部外形选择主要考虑内部设备的安排和阻力特性,在满足设备安排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阻力小,加工简单的尾部外形,如锥台形尾部。1.弹身外形的选择 (3)中段外形 弹身中段常采用圆柱形,其优点是阻力小,容积大,且制造方便。但有的有翼导弹弹身中段采用台锥形和非圆截面,以提高升阻比和减小弹身压心的变化量。 弹身直径越大阻力越大,所以设计时要尽量减小弹身直径。必要时可增加腹鳍和局部鼓包以缩小弹体的最大直径。二、弹身外形及其几何参数的选择 2.弹身几何参数确定2.弹身几何参数确定 (1)头部长细比的确定 头部长细比对头部波阻影响较大,如下图所示,越大,阻力越小,但当时,减小趋势不太明显。2.弹身几何参数确定 (2)尾部长细比和收缩比的确定 在设备安置允许的条件下,按阻力最小的要求来确定。 随着和的增加,尾部收缩越小,气流分离和膨胀波强度越弱,尾部阻力 就越小。同样的增加,尾部阻力也相应减小,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见图。2.弹身几何参数确定 (2)尾部长细比和收缩比的确定 随着和的增加,底部阻力也增加。底部压力与收缩系数的变化曲线见 下图。由此可见,当采用收缩尾部时,增加了一部分尾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