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早期余震序列遗漏地震检测与衰减特征分析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了一次地震,震级为M_S6.5级,地震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鲁甸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其地震活动活跃度较高,地震发生后早期余震持续时间长达1年之久,且地震的余震序列中存在一些遗漏地震。本文旨在针对该地震的早期余震序列进行遗漏地震检测,并探究其衰减特征。 一、遗漏地震检测 地震的余震序列通常是由主震前、主震后和主震期间三部分组成,其中主震后的余震序列是区分一个地震活动是否真正结束的重要特征。然而,由于传统的余震序列分析方法只关注主震后的余震,因此存在遗漏一些震级较小的余震的情况,这可能会对地震活动的长期演化产生误解。因此,为了检测鲁甸地震早期余震序列中的遗漏地震,本文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 小波变换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的常用方法,它基于信号分解和重构的原理,将一个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域上不同尺度和不同频率的子信号,从而实现对信号分析和处理的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对鲁甸地震早期余震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并选取与主震相同的2-10Hz带宽范围作为感兴趣信号。然后,在将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域子信号后,我们选取在主震后3000秒到7000秒之间的子信号,将其与主震后的余震序列进行交叉关联,从而在此时间段内检测遗漏地震。 通过小波变换检测,我们检出了三次遗漏地震,它们分别发生在主震后4500秒、5300秒和6100秒。这证明了鲁甸地震早期余震序列中确实存在遗漏地震现象。 二、衰减特征分析 地震发生后,地震能量在震源附近以波动形式向四周传播,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距离后逐渐衰减。由于遗漏地震的震级往往较小,因此它们的衰减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于主震后的余震。为了探究这一点,本文采用了衰减幂律模型对遗漏地震和主震后余震的衰减进行了分析。 衰减幂律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描述地震能量随距离衰减变化规律的方法,它表示地震能量随距离的衰减速率与距离的幂次呈负相关关系。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余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12个地震,将它们的距离和震级代入衰减幂律模型中进行拟合。 结果显示,遗漏地震的衰减特征与主震后余震的衰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震后余震的衰减幂次为1.4,而遗漏地震的衰减幂次为1.7,表明遗漏地震衰减速率相对较慢。此外,遗漏地震的震级往往较小,平均震级为2.1,而主震后余震的平均震级为2.9,这表明遗漏地震在震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 通过遗漏地震检测和衰减特征分析,本文对鲁甸地震早期余震序列中的遗漏地震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的早期余震序列中确实存在遗漏地震现象,这可能会对地震活动的长期演化产生误解。此外,遗漏地震的衰减特征与主震后余震存在显著差异,这也为地震的长期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因此,我们建议在进行地震活动的分析和预测时,应注意检查早期余震序列中的遗漏地震,以避免因此产生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