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财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姓名:刘慧玲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区域经济学 指导教师:赵曦 20080401 内容摘要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成为发达国家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部地区工业化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实现了突变式的发展,不仅结束了在旧中国没有现代工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极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还建立了一大批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规模比较宏大、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工业总量明显偏小、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工业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组织结构失衡、创新能力相对低下及扩散效应相对不足等众多问题: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体制障碍突出、农业发展落后、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市场狭窄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使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全面推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史来看,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或区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内涵各异的发展模式。由 要素、以建设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重点构建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城市于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具有路径依赖,任何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复制它国或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将注定导致工业化成效低下甚至失败。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求一条产业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些转型包括: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在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上,2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问组织形式;通过发展城市群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通过自主创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工业化的外联渠道。在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途径是:第一,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彻底扭转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农村忽视",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链条向农村的拓展延伸、加快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聚集扩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育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是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培育产业集群当作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整合等手段诱导产业的区域聚集,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第三,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就是拓展城市发展的制度空间、培育城市化进程发展网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第四,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三个层级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网络化创新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普及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支撑、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中囝两部地区-T业化发展问题研究2 生产等途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利用外部资源的步伐,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