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构造演化作用浅析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本文将对柴达木盆地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构造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盆地基础构造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北部,海拔2700-4800m,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陆上盆地之一。该盆地主要由构造元素包括高原气田、震旦山岳和渭北花岗岩等组成。其中,高原气田位于盆地中央,采气表层埋深约为4500-5500米,规模庞大,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气田之一。 二、构造演化过程 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和新生代。在前-中三叠世,盆地中央和南缘发生了多次强烈的隆升和早期的断裂活动,期间湖相烃源岩形成,并为盆地后期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晚三叠世时期,隆升运动趋于减弱,盆地整体呈现出稳定的沉积环境,大量的碳酸盐岩和烃源岩在此期间形成。在新生代,隆升活动又重新启动,导致盆地中部的高原气田形成。 三、成藏机制 盆地内陆岩石受到应力作用形成裂缝伟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但由于成藏时期深埋的条件较差,导致烃类主要以较干涸的态势保存。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以泥质、混合质和低成熟度烃源岩为主,富含成分的OM(总有机碳)稍高。烃源岩和储层岩石经历了不同的变质演化接收成为油气的主要原因是源岩分解生成的烃类物质经过体积膨胀、强化摩擦压缩和粘结增强等多种作用力以及流体旋转(特别是地震波的作用)与一定条件的联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油气的迁移和聚集的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柴达木盆地的油气成藏机制主要是由盆地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所决定的。其成藏机制主要包括烃源岩的分解、储层岩石的溶解-捕集-储存等多个过程,其中流体运移和强化摩擦压缩等力学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盆地主要的油气成藏区在高原气田地区,地震波也是对其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