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薯对Pb、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根际土壤Pb、Cd形态分布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控制条件下红薯对重金属Pb、Cd的吸收累积特征,探讨了根际土壤Pb、Cd的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红薯在不同污染条件下对Pb、Cd都有一定的吸收累积能力,且不同部位的累积能力存在差异。同时,根际土壤中Pb、Cd的形态也对吸收累积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为红薯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红薯,Pb,Cd,吸收累积,根际土壤,形态分布 Abstract Inthisstudy,agreenhousepotexperimentwasconductedtoanalyzetheaccumulationcharacteristicsofsweetpotatounderdifferentcontrolconditionsofheavymetalsPbandCd,andtoexplorethedistributionofPbandCdintherhizospheresoil.TheresultsshowedthatsweetpotatohadtheabilitytoaccumulatePbandCdunderdifferentpollutionconditions,andtheaccumulationcapacityofdifferentpartsoftheplantvaried.Atthesametime,theformofPbandCdintherhizospheresoilalsohadacertainimpactontheaccumulation.Thisstudyprovidesatheoreticalreferencefortheremedi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weetpotato. Keywords:SweetPotato,Pb,Cd,Accumulation,Rhizospheresoil,FormDistribution 1.引言 重金属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物质,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重金属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浓度逐渐增加,导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在重金属中,Pb和Cd是两种极为常见的重金属,它们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尤其明显。Pb和Cd会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等途径进入土壤,在土壤中存在不同形态的存在,这对植物吸收累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红薯(Ipomoeabatatas)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其生长环境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红薯对Pb和Cd的吸收累积特征对于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本试验采用的是普通红薯。 2.2方法 2.2.1实验设计 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设置对照组、Pb处理组、Cd处理组、Pb+Cd混合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样品。 2.2.2实验操作 试验用土壤为黑土,分别在土壤中加入PbCl2和CdCl2按不同浓度(0、10、50、100mg/kg)进行处理。 每组处理2周后,在根、茎、叶3个部位分别测定Pb、Cd的含量。 同时,采集根际土样,分别测定不同态Pb、Cd的含量。 2.2.3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利用SPSS23.0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多重比较。 3.结果与分析 3.1红薯吸收累积Pb、Cd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红薯在极低浓度下吸收Pb、Cd的能力比较弱,但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其对Pb、Cd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Pb和Cd在不同部位的吸收累积能力存在差异。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红薯根部对Pb和Cd的吸收量最高,茎部次之,叶部最低。 3.2根际土壤中Pb、Cd形态分布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形态Pb、Cd在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也存在差异。根际土壤中以可交换态Pb、Cd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含量最低。 4.结论 红薯在不同污染条件下对Pb、Cd都有一定的吸收累积能力,且不同部位的累积能力存在差异。同时,根际土壤中Pb、Cd的形态也对吸收累积有一定的影响。 5.参考文献 [1]郭欣,黄园,张才卓.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J].土壤,2007,39(2):261-266. [2]邢大全,王兆亮.重金属在植物及其根际环境中的形态分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2-96. [3]吉静静,王霞,谢廷刚.不同形态Pb在土壤与植物中的迁移分布[J].环境化学,2010,29(3):385-390. 6.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XX基金的支持,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XX教授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