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 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该微球由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等组成。我们通过改变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反应体系的组分比例和反应条件探讨,优化了微球的制备方法。同时,我们对微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在萃取、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高效的吸附、分离和纯化分子的能力,并且能够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特异性识别和分离,为分子生物学、医药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吸附性能;分离纯化 引言: 蛋白质、药物、生物活性物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是化学、医药学、生物学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分离技术虽然具有高效、高纯度的特点,但是很难在复杂的混合物中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和纯化。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分离、纯化、识别的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聚合物和模板分子间的特异性作用,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分离和识别。其中,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等特点。因此,其在医药、环境、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究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通过改变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反应体系的组分比例和反应条件,优化了微球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分离、纯化、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实验: 实验材料: 醇酸改性树脂;苯甲酸、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丙烯酸、异丙醇,引发剂dibenzoylperoxide(BPO)、交联剂ethyleneglycoldimethacrylate(EGDMA)、模板分子苯酚。 制备方法: 1.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在反应瓶中加入苯甲酸、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模板分子苯酚和引发剂dibenzoylperoxide(BPO),将反应瓶旋转混合,反应30min,后加入丙烯酸和交联剂ethyleneglycoldimethacrylate(EGDMA),再次旋转混合20min,最后加入异丙醇,混合均匀。 2.离心分离:将反应液离心3000rpm,取上清液,在60℃下恒温反应4h。 3.洗涤: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微球,使其表面清洁干燥。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不断优化,得到了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附性的微球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吸附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微球对目标分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且能够实现很好的分离和纯化。 此外,我们还对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球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结论: 本文针对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该微球材料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特异性识别和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ChenJ,LiJ,YaoS.Preparationof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microspheresviadispersionpolymerizationwithinmesoporoussilicaspheres[J].AnalyticaChimicaActa,2006,573–574:166–174. [2]ZhangH,GuoBH,LiJ,etal.Insitupreparationofmagnetic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bysurfaceimprintingtechniqueforselectiveseparationofproteins[J].Talanta,2010,82(2):735–741. [3]WenY,XueJJ,SunBL,etal.Electrospunnylon-6nanofibrousmembranesmodifiedwith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forproteinrecognition[J].JournalofChromatographyA,2008,1190(1–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