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蓠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吸收和积累特性研究 Abstract 江蓠是一种普遍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具有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本研究利用江蓠幼苗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镉离子的吸附、吸收和积累情况,并研究其对镉离子的解毒机制。结果表明,江蓠在低浓度的镉离子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吸附和积累能力。同时,江蓠通过降低根内pH值和活性氧的积累,实现了对镉离子的解毒作用。本研究为探究江蓠的应用价值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Keywords:江蓠,吸附,吸收,积累,镉离子 Introduction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中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镉具有高毒性和长期累积的特性,可以累积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重金属修复和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吸附、吸收和积累是植物在镉离子污染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过程。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植物具有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和积累能力。其中,江蓠被证明可以在镉污染环境中生长,并且表现出对镉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江蓠是一种常见的灌木植物,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因此,本研究选择江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江蓠对镉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并研究其对镉的解毒机制,为探索江蓠的应用价值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MaterialsandMethods 实验材料 江蓠幼苗 CdCl2 1MHCl 1MNaOH 0.1MEDTA-Na2 实验设计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江蓠对不同浓度的镉离子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并通过pH值和活性氧等指标,探究江蓠对镉离子的解毒机制。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a.实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和超高浓度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b.江蓠幼苗在处理前24小时进行无镉处理。 c.将不同浓度的CdCl2加入培养液中,处理10天。 d.采集江蓠根、茎和叶样品,分析镉离子含量、根内pH值和活性氧等指标。 实验方法 a.处理CdCl2浓度分别为0、50、100、200和400mg/L。 b.江蓠样品在加入2ml1MHCl和100ml0.1MEDTA-Na2后,在100度下烧干,直至获得稳定的重量。 c.将样品中的镉离子浓度用湿法化学测定法测定。 d.测定江蓠根内pH值和活性氧等指标。 Results 江蓠对镉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 图1是江蓠吸收不同浓度的镉离子的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镉离子条件下,江蓠吸收镉离子的能力最好。当CdCl2浓度达到200mg/L时,江蓠的镉含量也达到了峰值。 图2是江蓠根、茎和叶对镉离子的吸收和积累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江蓠的根吸收镉的能力更强,茎次之,而叶子的吸收能力最弱。当CdCl2浓度为200mg/L时,江蓠根的镉含量点最高,而叶子和茎的镉含量很低。 解毒机制分析 图3是江蓠根内pH值对不同浓度的镉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在镉离子浓度为400mg/L时根部pH值明显降低。 图4是江蓠根内活性氧含量对不同浓度镉离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江蓠根部的活性氧含量逐渐升高。 Conclusion 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江蓠对重金属镉具有较好的吸附、吸收和积累能力。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还探究了江蓠对镉离子的解毒机制。结果表明,江蓠通过降低根内pH值和活性氧的积累,实现了对镉离子的解毒作用。综上所述,江蓠在生态修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References: [1].LiY,SuC,ZhangF,etal.Cadmiumaccumulationandtoleranceoftwopansyspecies.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2006,56(1):9-17. [2].PengK,ZhangJ,ZhangF.ComparativeeffectsofCdandZnongrowthandmetalaccumulationinPhytolaccaamericanaL.andtheroleoftranspiration.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2011,70(2-3):263-270. [3].ZhangJ,PengK,ZhangF,etal.TheeffectsofcadmiumonnutrientuptakeandtranspirationofPopuluseuphraticaOliv.,anadaptivetreespeciestoaridandsalineenvironments.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2011,70(2-3):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