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本粘性研究现状述评及未来展望——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因其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成本粘性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入手,对成本粘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探讨。 一、成本粘性概念及其意义 成本粘性是指企业在价格变动时,成本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即成本更加难以调整以适应市场价格变化的现象。若一项成本难以立即调整以适应市场价格变化,那么这项成本的粘度就较高。成本粘性的意义非常重要,如果成本粘性高,企业在面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下,难以迅速作出反应,进而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反之,如果企业的成本粘性较低,那么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价格变动,保证企业的竞争地位和长期发展。 二、成本粘性的测算方法 在衡量成本粘性的时候,研究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和实证研究。常用的成本粘性测算方法还可以分为步进法、最小二乘法和梯度下降法。其中,步进法是指先将价格下降固定比例,然后计算成本的变化,最后比较成本和价格的变化率;最小二乘法是通过计算成本、价格间单位根存在与否、及协整关系等变量的组合,来确定成本粘性的程度;梯度下降法的原理是确定成本价格函数并求出斜率,最后根据函数的斜率来确定成本的粘性。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评述 1.国外成本粘性研究 在国外,研究成本粘性的经典文献是MunandSchmitz(1995)在《Journal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中发表的一篇论文。他们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美国奶制品价格的变化与成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奶制品成本对奶制品价格的反应是缓慢而不是瞬间的,从而论证了成本粘性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实证案例,证明了成本粘性的存在。例如Jackman等(1995)通过调查英国经济中的工资和雇主社会保险,证明了较高的粘性;Zhou等(2005)在中国市场下分析了成本粘性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成本粘性对企业盈利的影响非常显著。 2.国内成本粘性研究 在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成本粘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段杏平等(2014)以我国机械行业为研究样本,利用ODE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生产要素成本的粘性系数较高、固定成本的粘性系数较低,在市场价格变动下要素成本的适应时间较长,这导致企业很难及时调整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陈若庄(2013)对公司的煤炭采掘成本粘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煤炭采掘成本的粘性现象,以及成本粘性与采掘时间和煤炭类型等因素的相关性。 四、未来的展望 目前,成本粘性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现有的成本粘性研究仍然缺乏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模型,导致难以将其具体应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中。其次,成本粘性的研究范围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少数的行业和国家。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成本粘性在各种不同产业的应用变化情况,以更好地了解在一个国家或全球范围内产业活动的发展和实践中,成本粘性的作用。 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应该探讨成本粘性与其他经济学指标,如企业价值创造和长期盈利,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如何合理地控制成本粘性,加强成本管理的研究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成本粘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综述,全面展示了成本粘性的测算方法、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内容,同时对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成本粘性,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支持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