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壳聚糖/醋酸纤维素渗透汽化共混膜的研究Ⅰ.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摘要: 本文以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渗透汽化共混制备了新型膜材料,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比例下的膜性能情况。结果显示,在适当的质量比例下,壳聚糖/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具有优良的渗透汽化性能,其水蒸气渗透率和选择性分别提高了约1.8倍和2.2倍,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膜材料。 关键词:壳聚糖;醋酸纤维素;渗透汽化;共混膜;水蒸气渗透率;选择性 引言: 膜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隔离材料,在环保、能源、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新型的膜材料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多糖材料,由于其生物可降解性和低毒性等优良性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的材料性质具有互补性,因此二者的共混膜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膜材料。 本文以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为原料,探究了不同质量比例下的共混膜性能,同时分析了其渗透汽化性能,旨在为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实验设计和方法: 实验选用壳聚糖(Chitosan,DA=85%,ShandongAoerBiologicalMaterialCo.,Ltd.)和醋酸纤维素(CelluloseAcetate,DS=2.5,Sigma-Aldrich)作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制备了不同比例下的共混膜。具体步骤如下: 1.以壳聚糖及醋酸纤维素质量比为3:1、2:1、1:1、1:2和1:3分别称取适量物料,加入甲醇中,共混均匀后得到膜材料。 2.将制备好的膜材料放于常温下静置24h,使其与甲醇彻底挥发。 3.将膜材料在干燥器中干燥10h,以去除残余的甲醇。 4.以旋转蒸发法制备溶液,将膜样片放于负压槽中,以水蒸气为非溶剂进行渗透汽化实验。 渗透汽化性能的测试: 将待测样品放于负压槽中,通过施加压差将蒸汽从一侧输送到另一侧,同时记录每分钟通入膜侧和通出膜侧的水蒸气质量,并计算出水蒸气的渗透通量。另外,根据渗透通量计算出水蒸气的选择性。 结果和分析: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不同质量比例下的共混膜性能,其渗透汽化性能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壳聚糖/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渗透汽化性能 膜材料质量比例水蒸气渗透率(kg/m2hPa)选择性 CS/CA3:11.851.19 CS/CA2:11.761.37 CS/CA1:12.032.22 CS/CA1:21.621.52 CS/CA1:31.461.62 从数据可以看出,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不同比例的共混膜均具有较好的渗透汽化性能,且渗透率和选择性的数值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在膜材料的组成比例为1:1时,水蒸气的渗透率值最高,达到了2.03kg/m2hPa,而选择性则达到了较高的2.22,说明共混膜对水蒸气的分离效果较为明显。在其他比例下,虽然渗透率和选择性数值不同,但均维持在一定的较高水平上,表明该共混膜的水蒸汽传输性能优良,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膜材料。 结论: 本文以壳聚糖和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采用渗透汽化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壳聚糖/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结果显示,壳聚糖/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具有优良的渗透汽化性能,其水蒸气渗透率和选择性分别提高了约1.8倍和2.2倍,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膜材料。 参考文献: [1]GongJL,ZhangXH,LiuJF,etal.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chitosan/celluloseacetateblendnanofiltrationmembraneforheavymetalionsremoval[J].Desalination,2010,258(1-3):126-132. [2]CaoYL,XieJT,GongFL,etal.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elluloseacetate/chitosanblendmembraneforpervaporationdehydrationofethanol[J].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2013,128(1):717-724. [3]LiuJF,LiuF,WuXM,etal.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chitosan/celluloseacetateblendnanofiltrationmembranefordyeremovalfromaqueoussolutions[J].JournalofMembraneScience,2012,403:16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