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游客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旅京欧美游客为例 基于游客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旅京欧美游客为例 摘要: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对吸引游客、提升旅游效益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旅京欧美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究了游客对京都的认知和形象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于京都的整体形象评价较高,认为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游客对京都也存在一些负面认知,如交通拥堵和游客流量过大。因此,旅游目的地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吸引更多游客,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认知,旅游效益,地方经济 1.引言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吸引游客、提升旅游效益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游客对于目的地的认知和体验对其形象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形象评价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旅京欧美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究游客对京都的认知和形象评价,为京都旅游形象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目的地的形象评价 2.1形象评价的意义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评价是游客对于目的地的认知和体验的总结和评价。形象评价不仅关乎游客的选择和决策,也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此外,形象评价对于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声誉的建立和维护具有重要影响。 2.2形象评价的内容 形象评价内容包括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貌、交通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游客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目的地形象。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旨在了解旅京欧美游客对京都的认知和形象评价。问卷调查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包括对目的地的认知、形象评价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通过与游客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对京都的具体认知和体验。 4.研究结果 4.1旅游目的地的认知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大部分旅京欧美游客对京都的认知较为充分。他们普遍知道京都是日本的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世界遗产。游客对京都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旅行书籍、互联网信息和旅行社等方式获取的。 4.2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评价 旅京欧美游客对京都的整体形象评价较高。大部分游客认为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游客对京都的寺庙、神社和花园等文化景点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也有少部分游客对京都的交通拥堵和游客流量过大表示不满。 4.3满意度和重游意愿 大部分旅京欧美游客对京都的旅游体验表示满意,并表示愿意再次选择京都作为旅游目的地。他们认为京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令人着迷,同时也非常满意京都的交通设施和服务质量。 5.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评价对吸引游客、提升旅游效益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旅京欧美游客为例,探究游客对京都的认知和形象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京都的整体形象评价较高,但也存在一些负面认知。因此,京都旅游目的地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通过改善交通流量和服务质量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aiLA,LiWW.Destinationimageevaluationbyonlinecommunities:ThecaseofHuairou[J].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2016,5(4):336-350. [2]ChenSC,YehSS.Destinationimage,romanceimageandcustomerloyalty:EvidencefromSanya,China[J].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2012,1(3-4):184-193. [3]CooperC,FletcherJ,FyallA,etal.Tourism:principlesandpractice[M].PearsonEducation,2017. [4]FakeyePC,CromptonJL.Imagedifferencesbetweenprospective,first-time,andrepeatvisitorstotheLowerRioGrandeValley[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1,30(2):10-16. [5]GartnerWC.Imageformationprocess[J].Journaloftravel&tourismmarketing,1993,2(2-3):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