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 摘要 NURBS,全称为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on-UniformRationalB-Spl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CAD/CAM领域的曲线表示方法。在机床数控加工中,NURBS曲线插补算法是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基于牛顿迭代法,针对NURBS曲线插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NURBS曲线,牛顿迭代法,数控加工,插补算法 1.引言 NURBS曲线是一种具有良好数学性质和几何性质的曲线表示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CAD/CAM领域。NURBS曲线可以通过控制点、权重和节点向量来定义,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机床数控加工中,NURBS曲线插补算法能够实现对复杂曲线轨迹的高精度插补,从而实现高效率加工。 2.NURBS曲线的表示 NURBS曲线可以通过如下形式表示: C(u)=Σ[i=0,n](N(i,p,u)*P(i)) 其中,C(u)为曲线上的一点坐标,N(i,p,u)为基函数,P(i)为控制点。 基函数N(i,p,u)的计算是关键步骤之一,可以通过递归方式得到。控制点P(i)确定了曲线的形状,通过改变控制点的位置和权重,可以调整曲线的形状。 3.插补问题的描述 在机床数控加工中,插补问题是指根据给定的曲线描述和机床加工能力,确定合适的离散插补点,以实现对曲线的高精度加工。 具体而言,给定NURBS曲线的起始点和终点,以及曲线斜率信息,插补问题的目标是确定一系列插补点坐标,使得这些点在连续运动状态下能够平滑地连接起来,同时满足给定的插补误差要求。 4.NURBS曲线插补算法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始化:给定起始点和终点,确定曲线初始斜率信息。 (2)参数化:将曲线离散为一系列参数化点,使得曲线上任意两个相邻参数化点之间的距离近似相等。 (3)牛顿迭代法: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每个参数化点对应的曲线点坐标。 (4)插补点选择:根据插补误差要求,在参数化点之间选择一系列插补点,保证插补点在连续运动状态下平滑连接。 (5)插补点坐标计算:利用NURBS曲线的参数化表达式,计算插补点的坐标。 (6)结束条件判断:根据插补误差要求和插补点的计数,判断是否满足插补结束条件。 5.实验结果 为验证基于牛顿迭代法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对NURBS曲线的高精度插补,并在满足插补误差要求的情况下,保持插补点之间的平滑连接。此外,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能够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6.结论 本论文基于牛顿迭代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NURBS曲线的插补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对复杂曲线轨迹的高精度插补,从而实现高效率加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7.参考文献 [1]PieglL.andTillerW.TheNURBSbook[M].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12. [2]KimT.H.,ShinD.H.AnewnumericalmethodforNURBScurveandsurfacefitting:Applicationtoreverseengineering[J].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2006,178(1-3):36-43. [3]ShinD.H.,KimT.H.,andChunD.M.Errorfreeandhigh-speedinterpolatingalgorithmsbasedonnon-uniformrationalB-splinecurves[J].Computer-AidedDesign,2007,39(2):125-136. [4]KimT.H.,ShinD.H.,andLeeC.S.High-SpeedandHigh-AccuracyInterpolatingSchemesforNURBSCurves[J].ASMEJournalofManufacturingScienceandEngineering,2011,133(2):021005-021005. [5]WangG.andQinW.AnefficientadaptivediscreteNURBSinterpolatorforcurvedsurfacemachining[J].Computer-AidedDesignandApplications,2018,15(2):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