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谱相关密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基于谱相关密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摘要:近年来,轴承故障诊断在工业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准确诊断轴承故障可有效避免设备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然而,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往往受到信号噪声和复杂背景干扰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相关密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轴承故障信号,并使用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谱相关密度方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优化,并得到谱相关密度特征。最后,将谱相关密度特征作为输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轴承故障分类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轴承故障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轴承故障;谱相关密度;特征提取;卷积神经网络;诊断准确性 1.引言 轴承是工业设备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因素等原因,轴承容易出现故障。轴承故障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和生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准确、及时地诊断轴承故障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振动分析、频谱分析和特征提取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受到信号噪声和复杂背景干扰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信号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被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一种强大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工具,在轴承故障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方法 2.1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本论文采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轴承故障信号进行采集。在采集过程中,保持传感器与轴承之间的良好接触,并减少背景噪声的干扰。采集到的信号以时间域的形式保存。 对于采集到的信号,首先进行预处理。通过去除直流偏移和高频噪声等步骤,使得信号更加纯净。 2.2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信号分析中的重要步骤,对于轴承故障诊断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小波包变换进行特征提取。 小波包变换是一种多尺度、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信号的频率和能量等特征。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子带信号。然后,对于每个子带信号,计算其能量和频率特征,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保存。 2.3谱相关密度优化 在特征提取后,为了进一步优化特征,本论文引入谱相关密度方法。 谱相关密度是一种衡量信号相关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信号的特征。通过计算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谱密度函数,可以得到信号的谱相关密度。将特征向量与谱相关密度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到优化后的谱相关密度特征。 2.4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诊断 将优化后的谱相关密度特征作为输入,设计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轴承故障的分类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网络的输出结果表示轴承故障的类别。 3.实验与结果 本论文在轴承故障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谱相关密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优于传统方法。不仅如此,所提出的方法还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4.结论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相关密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特征提取和引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ZhangJ,JiangY,ChenQ,etal.Anovelfaultdiagnosismethodforrollerbearingsbasedondeepbeliefnetwork[J].Measurement,2015,61:1-11. [2]MaC,ZengQ,ZhouL,etal.Faultdiagnosisofrollingbearingbasedonfilteredrandomintegrationandstackedautoencoder[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VisionandImageProcessing.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17:134-144. [3]ZhangY,ZhangX,WangJ,etal.Deepfeatureextractionandclassificationofbearingvibrationsignals[J].MeasurementScienceandTechnology,2017,28(1):0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