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 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 摘要:磁场是舰船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参考参数。本论文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磁场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传统的舰船磁场测量方法以及其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舰船在不同航向下的磁场数值,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可以精确计算出舰船在任意航向下的磁场数值。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舰船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舰船导航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磁场测量;舰船导航;定位;任意航向;两航向测量 一、引言 磁场是地球自然地磁场和人造磁场的综合体现,它受到地球磁场、地壳磁场、空气磁场、地下磁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舰船在海洋中航行需要准确测量舰船所处位置的磁场数值,以实现精确导航和定位。传统的舰船磁场测量方法主要有磁力计法和陀螺磁仪法。然而,这些方法在舰船任意航向下的磁场测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传统的舰船磁场测量方法 传统的舰船磁场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磁力计法和陀螺磁仪法。 1.磁力计法 磁力计法通过在舰船上放置一定数量的磁力计,测量不同位置的磁场数值,从而计算出舰船所处位置的磁场数值。然而,磁力计法存在传感器分布不均匀、容易受到舰船其他磁性设备的干扰等问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陀螺磁仪法 陀螺磁仪法通过在舰船上安装陀螺磁仪,测量陀螺磁仪指向的角度和磁场大小,从而计算出舰船所处位置的磁场数值。然而,陀螺磁仪法存在昂贵的设备成本、灵敏度低、复杂的数据处理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三、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 为了提高舰船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 1.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舰船上选择两个不同的航向(如正北和正东),利用高精度的磁力计测量舰船在这两个航向下的磁场数值。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数据处理方法 在测量完成后,将所得到的两个航向下的磁场数据进行处理。首先,根据地球磁场模型,计算出正北和正东的磁场数值的理论值;然后,根据相关数学模型,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去除不必要的误差;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测量值,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出舰船在任意航向下的磁场数值。 3.实验验证 为验证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供精确的舰船磁场数值,在舰船导航和定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本论文基于两航向测量的舰船任意航向磁场计算方法,通过测量舰船在不同航向下的磁场数值,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可以精确计算出舰船在任意航向下的磁场数值。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舰船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舰船导航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ReichowJ,WannamakerPE,CumbestRJ,etal.Frequency-domainelectromagneticmodelinginthepresenceoftopography[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2003,52(3):239-260. [2]LubczynskiMW.Theeffectoftheboundaryconditioninforwardmodelingandinversionofelectromagneticdata[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2005,57(2):72-82. [3]SongYS,KimYK.Afiniteelementboundaryelementmethodanalysisfor2-Dmagnetotellurics[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1998,40(3-4):133-148. [4]JinSG,GuoW,ChenXB.Fastthree-dimensionalforwardmodellingoflarge-scaleloopelectromagnetic[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2005,58(2):111-120. [5]BaillyComteV,ChouteauM.Computationofthestaticredistributioneffectofelectricalgeophysicsmethods[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2006,60(3-4):19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