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改进串联混合建模方法的发酵过程菌体浓度软测量 摘要: 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是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菌体浓度的准确测量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操作,不适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因此,发展可靠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对于生产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改进串联混合建模方法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该模型综合使用了PL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来建立菌体浓度预测模型。同时,结合模型的泛化性能和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优化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案来实现模型实时更新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 关键词:发酵过程,菌体浓度,软测量,串联混合建模方法,支持向量机 1.引言 发酵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在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菌体是发酵过程中生产目标产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菌体浓度的准确测量对于生产优化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菌体浓度测量方法包括可视化计数法、干重法、生长曲线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繁琐、复杂、误差大等问题,不适用于实时监测。因此,发展可靠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 软测量是利用现有过程数据来预测难以测量的过程变量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软测量逐渐成为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的有效手段。串联混合建模方法是一种将不同算法进行组合的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各算法的优点,提高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因此,本文选择串联混合建模方法来建立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 2.串联混合建模方法 串联混合建模方法是将多种不同的算法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并据此建立软测量模型。该方法既能发挥各算法的优点,又能避免各算法的缺点,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 本文采用的串联混合建模方法包括两种算法:PL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PLS算法是一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来实现变量降维和特征提取的技术,能够减少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建模效果。SVR算法是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回归方法,通过找到具有最大边际间隔的超平面来建立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非线性问题。 在串联混合建模方法中,PLS算法作为前向模型,用于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SVR算法作为后向模型,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回归预测。具体的步骤如下: (1)采集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变量筛选和缺失值填充等。 (2)使用PLS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得到新的矩阵X_p。 (3)将X_p输入到SVR算法中,建立SVR模型,得到菌体浓度预测结果Y_pred。 (4)根据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调整过程控制参数,实现对菌体浓度的实时控制。 3.优化实时数据采集方案 为了保证模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实时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数量、位置和类型的感测器,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 (2)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异常检测,排除无效数据并减少误差引入。 (3)设计优化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中进行预测。 (4)根据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调整过程控制参数,实现对菌体浓度的实时控制。 4.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中提出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来源于一个典型的发酵过程,包含了7个变量和2000个样本。其中,70%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30%的数据用于测试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APE)分别为0.043和1.93%,说明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值非常接近。同时,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测试,得到的预测误差小于0.05,说明模型的泛化性能较好。 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串联混合建模方法的菌体浓度软测量模型,并优化了实时数据采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能够实现对菌体浓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本文的研究为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结构和算法,并探索其他可靠的软测量方法应用于发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