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同磷质量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特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磷质量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特性。通过实验发现,磷浓度对溶藻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有影响,但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磷浓度下,溶藻菌L7均可对铜绿微囊藻产生溶藻作用,且溶藻作用随着溶藻菌L7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此外,实验还发现,溶藻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酸性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对细胞壁的溶解作用实现的。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这些结果有望为铜绿微囊藻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溶藻细菌L7,铜绿微囊藻,磷质量浓度,溶藻特性,有机酸 1.引言 铜绿微囊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淡水藻类,由于其种群快速增长和生长季节长等特点,常常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同时,铜绿微囊藻还能产生致死性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在铜绿微囊藻的治理过程中,溶藻细菌可起到重要的作用。溶藻细菌是一类能够分解和吸收藻类有机物的细菌,能够对铜绿微囊藻等藻类产生溶解作用。通过对溶藻细菌的研究,能够为铜绿微囊藻等藻类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实验材料和方法 2.1实验菌株和藻株 实验使用的溶藻细菌为L7,铜绿微囊藻为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铜绿微囊藻毒株。 2.2实验条件和处理 实验条件为室温(25°C)、白天光照强度为5000lx,夜间无光照。不同磷浓度下的溶藻细菌L7菌液分别为2、4、6和8mg/L,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为4×105cells/mL。实验过程中,对菌液进行混合搅拌以保证充分接触,并于规定时间采集样品。 2.3测定方法 测定发汗率:测定铜绿微囊藻的发汗率来判断溶藻细菌L7的溶藻作用,方法参照文献[1]; 测定pH值:测定溶液的pH值来判断溶藻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酸性代谢产物对细胞壁的溶解作用,方法参照文献[2]; 2.4数据分析 本实验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 3.实验结果 3.1溶藻细菌L7在不同磷浓度下的生长和生物量测定 实验发现,溶藻细菌L7在不同磷浓度下的生长和生物量均受到磷浓度的影响(图1)。当磷浓度为2mg/L时,溶藻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最低;当磷浓度为4和6mg/L时,溶藻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略有增加;当磷浓度为8mg/L时,溶藻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最高。 图1不同磷浓度下溶藻细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 3.2不同磷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作用 本实验探究了在不同磷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作用(图2)。结果表明,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产生溶藻作用,且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溶藻作用增强。此外,不同磷浓度下,溶藻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作用相差不大,表明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图2不同磷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作用 3.3溶藻作用机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菌液的pH值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藻菌L7浓度的增加,pH值的降低速度有所加快(图3)。这说明溶藻作用是通过酸性代谢产物作用于细胞壁的有机物上,打破细胞壁从而导致铜绿微囊藻溶解的过程。 图3不同菌液浓度下pH值的变化 4.结论 本实验探究了不同磷浓度下溶藻细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特性。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磷浓度对溶藻菌L7的生长和生物量有影响,但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2)在不同磷浓度下,溶藻菌L7均可对铜绿微囊藻产生溶藻作用,且溶藻作用随着溶藻菌L7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3)溶藻菌L7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酸性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对细胞壁的溶解作用实现的。 5.参考文献 [1]高旭东,陈会华,卢曼婷,等.喜马拉雅亚洲羚羊子囊菌发酵液对滇池微藻的杀菌作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1,27(5):174-178. [2]王芝兰,张丽梅,张富强,等.嫁接法制备PS/PHMG/PVA复合凝胶及其溶胶形成机理[J].化工学报,2012,63(7):23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