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90~2015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点。而在中国,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沿江经济带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本文将围绕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 一、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演变 (一)时间维度 自1990年至2015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如下: 1.1990-1995年:粮食生产总体增长,但不同区域产量差异较大,而粮食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2.1995-2000年:粮食生产总体增长,各地产量逐步趋于均衡,粮食安全形势有所改善。 3.2000-2005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总量高速增长,但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增长速度较快。 4.2005-2010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总量逐渐趋于平稳,而长江上游的一些农村地区增长空间较小。 5.2010-2015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总量持续平稳,但个别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下降的趋势,粮食安全形势仍需关注。 (二)空间维度 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布包括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每个地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形势也有所不同。 1.长江上游地区: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带,温度低、土地资源较少,粮食生产总体增长速度较慢,但仍是粮食储备的重要来源。 2.长江中游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自然条件适宜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越的粮食生产环境,且粮食安全形势相对较好。 3.长江下游地区:该地区粮食生产基地面积较大,生产优势明显,但区域内城市化程度较高,粮食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二、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土地资源的差异: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土地不太适合粮食生产,造成该地区粮食生产总体增长速度较慢。 2.水资源的不足:在许多山区和丘陵地带,水资源缺乏,这也影响了该地区的粮食生产。 3.气象条件:作为中国的中部地区,长江流域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粮食生产影响重大。 (二)经济因素 1.投入产出比例:农业投入与农业产出的比例及质量直接影响着粮食的生产。 2.机械化程度: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对于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土地利用方式:当土地的使用方式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导时,也会对于粮食生产的风险产生影响。 (三)政策因素 1.政府粮食保护政策:政府的粮食保护政策,既包括了农民补贴、价格保障,也包括了农业保险等多种保障措施,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的数量和粮食的保障程度。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会影响长江水系流域的土地利用,面积、组成比例性质上的变化,而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粮食的生产状况。 三、结论 从时间维度上看,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时空格局经历了多次变化。从空间维度上看,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形势也有所不同。自然、经济和政策因素都是影响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因素。因此,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政策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配置长江流域的农业资源,保障地区农民的生计和长江流域的粮食安全。同时,市场化改革也应加以推进,鼓励企业进农村注资,提升粮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确保长江流域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