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年“7.22”襄樊特大暴雨的天气学机理分析及地形的影响 2008年7月22日,襄樊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那场暴雨的天气学机理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一、天气学机理 7月22日,襄樊市爆发了特大阵雨,降雨强度极高,属于“暴雨”级别。对于这场暴雨的天气学机理,主要原因是暴雨云的形成和发展。 在这场暴雨之前,一股西南气流不断向东推进,受到华北地势的影响,气流逐渐抬升,形成了一段冷空气,导致局部不稳定。同时,湿空气从南方不断流入,和冷空气形成了剧烈的对流。造成强冷暖气流紧密交织,形成瞬时差、速、温、湿度的不同,气流互动加剧,对流状况愈发强烈,云团的高度大大增加。 暴雨云是一种垂直发展的对流云,由于蒸发和凝结引起的密度差异产生了内部向上气流运动,深层对流形成了云团。整个云体内气流迅速汇聚,顶部云顶向四周贴合,云下部形成强烈的下沉气流。 这次暴雨的另一个特点是“锋面型”降雨,暴雨雨区大面积穿过襄樊市,锋面进入后,带来的气温降低、降雨量增加等天气变化,形成了一次突发性的暴雨天气。 二、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也是影响襄樊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襄樊市地处长江中游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属于汉水流域。全境地处中亚热带、温带交错带,地势南方低、北方高,地处山、丘、台、平、坝、岗、湖、潭、沼、泽等各种地形地貌,对暴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襄樊市地形起伏较大,加上汉江、樊城和襄城三大水系交汇于此,造成了襄樊市气候多变,导致暴雨天气出现概率较大。此外,襄樊市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内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水泥路面造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同时水的蒸发量减小,也增加了暴雨的发生概率和降雨强度。 三、防范措施 遭遇暴雨天气侵袭,及时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暴雨天气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和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转移等。 但是,只有防灾减灾措施并不足以应对暴雨天气的风险。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防洪和排涝的重要性,加强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优化城市绿地、自然湿地,减轻地表径流,并建立积水点监测警报系统等。 同时,公众应了解暴雨天气的特点,根据预警信息做好防护和应急准备,减少在危险区域或危险时间活动的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和水平的提高,也是减轻暴雨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充分了解暴雨天气学机理和地形地貌影响的基础上,加强防灾减灾措施,探寻和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潜力,应对暴雨天气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全面的影响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