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目的 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图1) 折弯方法的确定 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 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 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 2.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 3.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 4.大R圆弧折弯。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如图5) 图5 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如图6: 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 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如图7) 如图7,此种折弯只需考虑下模V形槽中心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即可确定.通常H值为 H≥3.5T+R(R在1mm以下) U形折弯. 如图8此种折弯的尺寸如过小,极易因无合适折弯模具而形成干涉.因此两竖边的宽度L不能太小。其一边竖边高度H也不能太大。实际中可根据使用折弯模的形状做模拟确定,L,H值参考如下: Z形折弯 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 H≥5t+R(R在1mm以下) 展开计算方法 90°折弯(一般折弯) 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系数a 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 折弯系数材料t0.811.21.522.534钢板系数a0.20.20.30.40.50.650.81.4铝板系数a0.20.30.40.50.60.811.5铜板系数a0.20.20.30.40.50.811.5 压死边 图11 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 压筋 倾斜压筋 图12 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A+B+C+0.2 注: A、B、C=内尺寸 0.2=补偿值 直角压筋 图13 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A+B+C-4T+2a+0.5 注: A、B=外尺寸 C=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 a=90°折弯的系数 0.5=补偿值 平行压筋图14 如图14,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 L=A+B+H+0.2 注: B=内尺寸; H=压筋高度; =补偿值。 *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 4.锐角折弯 如图15,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侧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式如下: K=0.4txδ/90°(t<2.5) 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 K=0.5txδ/90°(t≥2.5) 故展开计算式为: L=L1+L2+K 注: L=展开长度 L1、L2=内径尺寸 K=展开系数 5.钝角折弯 图16 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根据三角函数,l的计算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