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第5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5.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返回人的眼睛由以下部分组成:眼球壁和折光部分,其中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 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 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构成眼睛器官的暗箱,有利于视网膜的色光感应。 内膜由巩膜部、睫状体部和视网膜三部分组成。其中视网膜起到图像检测器或感受器的作用,图像信息通过视网膜传输到视神经系统。 大脑不是简单的根据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成像,而是根据经过聚集过程和因素分解过程处理后的信息来识别物体。目视解译的心理基础目视解译标志色调颜色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型位置相关布局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5.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方法3.热红外像片解译:扫描影像判读Landsat卫星传感器MSS光谱效应MSS光谱效应TM光谱效应TM3(0.63~0.69um)与MSS5(0.6~0.7um)属橙红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射能力(约2米),可反映水中泥沙含量、水下地貌和泥沙流。为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健康的植物影像色调较深,病虫害植物,伪装的枯树等则呈浅色调。可反映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和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和覆盖度。橙红色地物影像一般呈浅色调,绿色地物则为深色调。裸露的地表、植被、土壤、水系、岩石、地层、地貌等的影像清晰,色调层次多,信息量丰富。常用来根据宏观和微观地貌特征和色调差别、进行岩性和地质构造解译。用于地貌特征研究效果较好。TM4(0.76~0.90um)与MSS7(0.8~1.1um)属于摄影近红外波段。属于水的强吸收和植物的强反射波段。对水体和湿地反映特别清楚,水系和水体轮廓在该波段的影像清晰,呈黑色调;浅层地下水丰富、土壤湿度大的地方,有较深的色调。植被在此波段有较高的反射率,图像上呈明亮的浅色调,病树反射率低,为较暗的色调。阔叶树色调浅,针叶树色调相对深。通过与TM2,3影像色调对比研究和纹理的分析,易于圈定植被分布范围,区分植物是树林、农作物还是草地,调查植物量和测定作物长势。对含水藻和不含水藻的水团容易区分。通过植物与水分的相关性,可在图像上研究某些植被掩盖的岩石、地层或隐伏构造。大断层在该波段图像呈深色的不连续的线段。隐伏构造,常有明显的轮廓及色调显示。TM5(1.55~1.75um)属于近红外波段。属于水的强吸收(1.4~1.9um)波段。对地物含水量反映敏感,可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份状况的研究、作物长势分析等。牧草同阔叶林、花岗岩与裸土的差异得到了增强,并大大提高了区分不同类型作物的能力。经过处理的TM5图像可区分裸露的、被草覆盖的及有树覆盖的表生矿。 TM6(10.4~12.5um)与MSS8(10.4~12.6um)属于热红外波段,根据地物发射辐射差别,可在影像上区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识别大面积沙漠化。可用于研究区域岩浆活动和与人类有关的地表热流变化。夜间热红外影像可区分岩性差异。由于近地表水通常集中在断层面与节理面,故其温度比周围低,因此可查明断裂构造。可用来观测水域表面温度的变化。TM7(2.08~2.35um)属于近红外波段。为地质研究追加波段。位于水的强吸收带,土壤的反射特征与可见光波段差不多,水体呈黑色调,其它地物影像和可见光波段相近。此波段是绝大多数造岩矿物反射波谱的高峰段,而含氢氧基矿物(粘土)和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具有判别性的特征波谱吸收带,在影像上呈暗色调,所以该波段图像对直接出露地表的粘土与碳酸岩矿物较敏感。该波段与TM2-5图像综合利用,可以探测热液蚀变标志的含铁粘土矿物,填绘碳酸岩地层的岩相变化图及干旱半干旱区的热液蚀变分布图。SPOT卫星数据CBERS的光谱段遥感扫描影像特征扫描影像解译原则微波影像的判读微波影像与航空像片特点的比较距离分辨力Pg:Pg=τ·c/(2sinθ)近端距离分辨力差。 方位分辨力Pa:Pa=(λ/D)R=(λH)/(Dcosθ)近端方向分辨力好。用合成孔径来代替真实孔径使方向分辨力只取决于天线孔径。雷达影像的应用领域雷达影像解译标志雷达影像解译标志不同的地形部位对雷达回波的影响常见目标地物的雷达影像特征(见表5.12)微波影像判读的方法影像解译方法立体观察f1b1-f2b2或f1a1-f2a2叫生理视差,是产生立体视觉和判断景物远近的原因。人们的立体感觉是有限度的,当交汇角小于30"时,两眼就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即无法感觉出物体的远近和立体感觉,例如:远处的山。立体观察满足的条件常见的有:透镜式立体镜,反光式立体镜,扫描式立体观察仪,主体显微镜等目视解译基本程序与步骤3.室内详细判读 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奠定了室内判读的基础。建立遥感影像判读标志后,这就可以在室内进行详细判读了。 4.野外验证与补判 室内目视判读的初步结果,需要进行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