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杜宝林学号:0902014128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PLC的两轴联动进给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马维金职称:教授 张吉堂职称:教授 2012年12月28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杜宝林学号:0902014128 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PLC的两轴联动进给控制系统设计 起迄日期:12月22日~12月28日 课程设计地点:教学二号楼 指导教师:马维金教授 系主任:王彪 下达任务书日期:2012年12月2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在学完机床数控技术及相应的机床电器及PLC等课程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的进给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数控系统设计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2.掌握交流进给伺服驱动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3.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查阅和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基本掌握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参考课程设计指导书[1],对于数控铣床,设计纵向进给驱动系统,由交流伺服电机实现,完成其选型计算,要求两轴联动,实现插补运算,并设计其启动停止、正反转、加减速和位置控制系统,数控系统的脉冲当量为0.01mm/脉冲。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3.1.设计任务 1.进给交流伺服电机3kw两台选型; 2.PLC采用三菱FX系列,设计控制程序 3.2设计工作量要求: 1.电路接线图和电器件清单; 2.控制程序T形图及其对应的程序清单;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A4不少于10页) 3.3三个同学分为一组,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工作内容和设计方法,但每位同学的设计任务必须各有侧重独立完成,不能有雷同现象。 课程设计任务书 4.主要参考文献:1.范超毅.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5 2.范云涨.数控编程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 3.李方园.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标准封面另附)。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2年 12月22日~12月23日资料查阅 12月24日~12月27日分析、设计、绘图 12月28日答辩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基于PLC的两轴联动进给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基本模块组成---------------------------------------------------------------------------6 1.1.运动控制模块简介-----------------------------------------------------------------6 交流伺服电机选型---------------------------------------------------------------------7 硬件系统设计---------------------------------------------------------------------------10 软件系统设计---------------------------------------------------------------------------12 三菱FX2N-20GM硬件与编程--------------------------------------14 编写定位程序---------------------------------------------------------------------------15 操作命令表------------------------------------------------------------------------------16 双轴伺服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16 运行与仿真----------------------------------------------------17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