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海南省国家物资储备局海南储备物资管理处招聘历年高频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24题) 1、下面不属于公文专用结尾用词用语的是()   A:上述要求,请予批准   B: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C:如无不妥,请批转   D:让我们乘胜前进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公文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文书处理等方面。这种形式一般用于报告类公文。对于 A项的结尾,采用与报告文种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简短规范用语,或称为习惯性的结尾专用语,以结束全文,从而确保规范式的准确性。常见的有“最近”、“正在进行”、“可能”之类的格式。请确保 B项正确,以事项式结尾,并在正文末尾详细说明有关办文的具体事项或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说明文件的生效和实施日期。如果用了“不”字结尾的话,则表示没有完成任务。在设想式的结尾,针对正文中所汇报或反映的工作或问题,提出未来的计划、设想或努力方向,以供报告、总结等场合参考。公文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履行公务的重要工具。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D项错误,即 的错误。因此,开头应与后面文种一致,不能有任何多余和重复。公文的末尾应当以自然的方式呈现正文内容的发展,必须具备创新性、深度、简洁性和精确性。“我”是个很好的话题,但它却不应该成为一个焦点来写。由于本题为选非题,因此我们选择了D作为本题的题目。 2、近年来,网络监督越来越直接、有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越来越透明。这说明,在我国()。   A:公民管理国家越来越直接   B:民主决策的形式日趋多样化   C:民主监督的渠道越来越多   D:政府机关越来越有权威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从题干中的“监督、直接、透明”这一关键词可以推断出,C项所涉及的“监督、渠道多样”的表述更贴近于题干。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监督渠道,在题干中呈现出了民主监督渠道的扩大趋势,这一趋势与C项的正确性密切相关。题干中的“直接民主”指的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和行政活动。 A项错误,我国民众以间接方式参与国家治理。题干中出现了“民主”一词,这反映了公众对政治生活和公共权力监督的关注。在题干中,B项错误所体现的并非民主决策,而是民主监督的实践。尽管网络监督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但这并不能证明政府机关的权威日益增强。“民主”与“权力”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权力”只是一种手段。由于 的存在,故本题选择C。“网络”一词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十几年之久,但由于人们对其概念认识不统一、理解不同,导致出现一些混乱现象和问题,因此需要加以澄清。 3、按照公文编排规则,下列要素中按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排在最后。   A:份号   B:密级   C:保密期限   D:紧急程度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公文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文书处理等方面。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由于此项目有特殊意义,所以它与其它项并列,且要求用方括号注明其所在段落。显而易见,排在末尾的是紧急情况的程度。由于紧急程度与时间密切相关,所以也就有了一个如何确定紧急程度的问题。由于 的存在,故本题选择D。 4、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   A:思想品行   B:工作表现   C:身心素质   D:工作绩效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与事业单位相关的制度规范。在绩效考核中,“工作实绩”是一项重要指标。 D项正确,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在实际考试中,由于考生对该问题没有掌握其解题方法或技巧,导致答题错误较多。由于 的存在,故本题选择D。 5、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   A:报告   B:决定   C:总结   D:请示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对于涉及到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以及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当的决定,B项错误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 C项错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该文本并不符合法定公文文种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人将其理解为答复或建议等公文形式的行文方式,实际上它与“答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表达主体不同罢了。在处理某项工作、问题时,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明确某项政策的界限,并对某事进行审核批准时,所使用的是一种具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