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走不可的弯路”写作指导及例文[文题]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怎能长大呢? 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如写的“弯路”是因厌学而逃学出走独闯天下,后终因处处碰壁而悔悟再次回到课堂上。 如写的“弯路”是因陷入早恋或网恋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导致成绩下滑,学业荒废,后来在班主任和家长的苦口婆心教育下,终于翻然醒悟,重新振作。 如写的“弯路”是有人因打架斗殴、吸食毒品、抢劫勒索等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写的“弯路”是一个国家、整个人类所走的弯路,如十年文革,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些确实是弯路,可以说都是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教训或一场灾难。这样的弯路确实使人摔跟头,碰壁,头破血流,使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受到阻碍甚至倒退。这样的弯路走得让人心惊,让人痛心,让人不堪回首。审题误区:【写作指导】一、是什么?二、为什么? 从客观上来看,天灾、人祸以及尚不成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均可导致人走上弯路。 从主观上来看,经验、体验不足,阅历、经历不够,认识、思考不深等,均可导致人走上弯路。 三、怎么办? 既然“弯路”是“非走不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正视“弯路”,冷静地应对“弯路”,积极地从所走过的“弯路”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为以后走上“通途”创造条件。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走弯路;而我们走弯路,所以我们成长。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弯路”。我们就会发现“弯路”有时也是一笔财富、一道风景。素材实例:2、爱迪生,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他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逐一地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终于找到了用作灯丝的材料——炭丝。后来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用炭化竹丝来作灯丝,使电灯连续点亮达1200个小时。3、有个学生在公园里发现一只蛹从树枝上掉下来,便把它带回家装在一个瓶盖上有几个透气孔的玻璃瓶中。没过多久,蛹开始震动,并且震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个学生怕蝴蝶在震动中折断翅膀,从而失去飞行的能力,便拿来剪刀把蛹剪破。蝴蝶出来了,在阳光下晒一会儿,却不会飞,只会在瓶中“爬行”。那学生不解去请教老师,老师听了后说:“问题就出在你剪破了蛹。蝴蝶在蛹中震动,冲破蛹之后,方能飞行。它的震动其实是在为飞行做准备,这是一种磨砺,一种挫折,一种必经的历程。分论点示例开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走弯路是必然的,也是无法逃避的,在不断走弯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反省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李时珍为求精准,走了不少弯路,踏遍千山,尝遍百草,《百草纲目》成为药书之首。 苏轼才气冲天却年少轻狂,走了不少弯路,在其中不断领悟人生,不断反省自己,成为豪放词风的一座巅峰。 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千种材料,走了不少弯路,但他在弯路上丰富自己,最终试验成功,从而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结尾:弯路是指那些无法躲避的路,我们要正视弯路,要冷静对待弯路,更要从弯路中总结教训。 非走不可的弯路是成功前一次次探索(爱迪生) 非走不可的弯路使探索中有意外的收获(哥伦布) 非走不可的弯路需要有正确的心态与耐心(达尔文) 弯路如山,让我们品尝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滋味 弯路如灯,让我们穿梭风雨中,知晓路在何方 弯路如石,让我们在磨砺之中,用它铺就坦途 结尾:谁不年轻气盛?谁没有过年少轻狂?弯路不是绝望之渊,而是另一汪希望之泉。面对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要学会做一尾壮烈波涛里安静戏水的鱼 非走不可的孤独之路(昭君) 非走不可的舍生之路(屈原) 非走不可的隐忍之路(苏轼)例文一:非走不可的弯路 黄河滔滔,历经九曲方能一泻入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勘探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曲折回环,才完成心中的梦想。这正如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弯路无疑将会是它别无选择的主旋律。[以比喻和类比开篇,点明话题。]弯路会使我们迷失方向,弯路会使我们摔得鼻青脸肿,但是,请别忘了,它同样是我们难得的人生经历。[辩证分析,表明观点。]本杰明曾说过:“一千次失败才磨砺出一块成功的基石。”[引用名言新颖而有意蕴,有力地论证了中心,体现出作者的素养]没错,弯路就是这样一块人生的试金石,它让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彩虹更加绚丽,它能使顽石放出金子的光辉,它能使原本平凡的人生从此熠熠发光。[形象化的说理]玄奘年轻时并未显露慧根,甚至还因为受不了激烈竞争而萌生转寺之念,几次寺中的僧试,他都失望而归。但是他最终在暂时的不得志中清醒了过来,明白自己抱怨寺中竞争激烈无异于自寻弯路。从此他每日三课,潜心修行,终成正果。而像晋朝的周处,少时为害乡里,没少走弯路。但他明白自己的过失后,以之为鉴,不但为乡邻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