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胸部影像解剖(X线) 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人体结构 密度 厚度 放射学密度 在离子射线穿过身体的过程中,厚度不同和密度不同的组织对射线的吸收也不同 放射学密度主要是X线被吸收的结果 X线图像特点 灰阶图像,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 叠加图像,X线束穿过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 放大和失真,锥形透射造成图像的放大和形状失真 正常X线平片 肺实质和肺间质 肺组织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 肺实质: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以肺泡为主) 肺间质:肺的支架组织,分布于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脏层胸膜下 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组织、气道 正常时,肺间质不能显示,当间质间隙内有病理组织积聚时(液体、肿瘤、纤维),方可显示其异常影像 气管、支气管 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11~13cm/1.5~2cm 为中线结构,在主动脉弓水平常稍偏向右侧,不应该误认为移位 在正常后前位像上,气管两侧壁走行平行;但在气管分叉处上方,气管左侧壁处常可见到由主动脉引起的平滑压迹 左、右主支气管:第5~6胸椎平面 隆突: 气管分叉部下壁,60~85度,吸气时略大(<90度) 右侧:20~30度 左侧:30~45度 气管、主和叶支气管在X线平片上可显示 两侧主支气管逐级分出叶、段、亚段、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 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支气管仅有空气传输作用 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则兼有气体传输和交换作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右肺:上、中、下三叶(斜裂和水平裂) 左肺:上、下两叶(斜裂) X线平片上,除非叶间胸膜显影借以分辨肺叶外,并不能显示各肺叶界限,但结合正侧位胸片可推断各叶大致位置以确定病变所在 斜裂 起自第5胸椎水平,倾斜向前下,大致与第6肋骨平行,止于前胸膜沟(前肋膈窦)后方数厘米的膈肌处 斜裂 大致呈水平走行,与第4前肋大致同水平,前部常低于后部,外侧部常低于内侧部 肺段 肺段间无胸膜分隔,但各有单独的支气管和血管供应,其命名与相应支气管一致 正常时,X线平片不能显示肺段界限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 尖段S1 后段S2 前段S3 内侧段S4 外侧段S5 背段S6 内基底段S7 外基底段S9 前基底段S8 后基底段S10 左肺 上叶 下叶 尖段S1 后段S2 前段S3 上舌段S4 下舌段S5 背段S6 内基底段S7 外基底段S9 前基底段S8 后基底段S10 尖后段S1+2 内前基底段S7+8 次级肺小叶 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小叶间隔内有静脉和淋巴管穿行 呈多角形,大小不一,变长约1~2.5cm 中心为小叶细支气管和小叶动脉 包括小叶细支气管发出的3~5支终末细支气管所属肺组织(腺泡/4~7mm) 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均不能显示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单个肺小叶实变表现为直径1~2cm的片状阴影 单个腺泡实变表现为类圆形结节状致密影,称为腺泡结节样病变,是X线平片上能识别的最小肺实质单位,因而可视为肺实质的基本解剖单位 肺门 解剖学定义: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神经及其周围结缔组织构成 影像学定义: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阴影构成(正常淋巴结、神经及结缔组织不显影) 肺门-正位片 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1~2cm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 上部:上肺静脉及段间肺静脉近段、上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起始部、上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起始部构成,其最外缘由上叶后静脉或上肺静脉后下干构成 下部:下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起始部构成,其内侧为含气的中间支气管,正常成人≤15mm 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角,相交点称肺门点 左肺门分上、下两部 上部:左肺动脉弓、左上叶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起始部、左上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起始部及上肺静脉分支构成 下部:下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起始部构成,由于心影遮盖不能显示其全貌 左肺动脉弓与引流左上叶尖段静脉相交处称为左肺门点 肺门-侧位片 两肺门大部分重叠,右肺门略偏前,表现似拖长尾巴的“逗号” 前缘:上肺静脉干 后上缘:左肺动脉弓 尾巴:两下肺动脉干 肺野 肺野 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肺野透明度与摄片时的吸气幅度有关 肺野的划分(描述病变位置) 内、中、外三带:纵行三等分 上、中、下三野:第2、4肋骨前端下缘的水平线 肺纹理 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延伸,逐渐变细 正常立位由于重力作用,下部血流量较上部大,下肺野纹理较上肺野粗;卧位则上、下肺野相差不多 观察多少、粗细、分布及有无扭曲、变形和移位(正常粗细和多少无明确标准) 胸膜 壁层衬于胸壁内面,脏层包绕肺表面,两者密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