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岩石的1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 岩石的强度:岩石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岩石破坏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岩石在荷载作用下,首先发生的物理力学现象是变形。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或在恒定载荷作用下,随时间的增长,岩石变形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岩石破坏。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和延性等性质。 1.5岩石变形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1)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又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 弹性体按其应力-应变关系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线弹性体: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非线性弹性体:应力—应变呈非直线的关系。 2)塑性(plasticity):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 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只发生塑性变形的物体,称为理想塑性体。 理想塑性体,当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时,材料没有变形,应力达到后,变形不断增大而应力不变,应力-应变曲线呈水平直线. 3)黏性(viscosity):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称为粘性。 应变速率与时间有关,->黏性与时间有关 其应力-应变速率关系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物质称为理想粘性体(如牛顿流体), 4)脆性(brittle):物体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5)延性(ductile):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称为延性。 1.7岩石变形指标及其确定 岩石的变形特性通常用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等指标表示。 3)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工程意义 ①揭示岩石试件破裂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②预测岩爆。 若A>B,会产生岩爆 若B>A,不会产生岩爆 ③预测蠕变破坏。 当应力水平在H点以下时保持应力恒定,岩石试件不会发生蠕变。 应力水平在G-H点之间保持恒定。蠕变应变发展会和蠕变终止轨迹相交,蠕变将停止,岩石试件不会破坏。 若应力水平在G点及以上保持恒定,则蠕变应变发展就和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右半部,试件将发生破坏。 ④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 循环荷载:爆破,而且是动荷载。 在高应力水平下循环加载,岩石在很短时间内就破坏。 在低应力水平下循环加载,岩石可以经历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岩石工程才会发生破坏。 所以,根据岩石受力水平,循环荷载的大小、周期、全应力—应变曲线来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时间。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①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②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大; ③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大; ④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①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②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大; ③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大; ④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1.11岩石的扩容 扩容:当外力继续增加,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岩石试件的破坏,这种体积明显扩大的现象称为扩容。 实验表明:体积应变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体积变形阶段体积应变在弹性阶段内随应力增加而呈线性变化(体积减小),在此阶段内,轴向压缩应变大于侧向膨胀。称为体积变形阶段。在此阶段后期,随应力增加,岩石的体积变形曲线向左转弯,开始偏离直线段,出现扩容。 在一般情况下,岩石开始出现扩容时的应力约为其抗压强度的1/3~1/2左右。 ②体积不变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随着应力的增加,岩石虽有变形,但体积应变增量近于零,即岩石体积大小几乎没有变化。 在此阶段内可认为轴向压缩应变等于侧向膨胀,因此称为体积不变阶段。 ③扩容阶段当外力继续增加,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岩石试件的破坏,这种体积明显扩大的现象称为扩容,此阶段称为扩容阶段。 在此阶段内,当试件临近破坏时,两侧向膨胀变形之和超过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压缩变形值。 这时,岩石试件的泊松比已经不是一个常量。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结合水:产生三种作用:连结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 连结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结作用。 润滑作用:可溶盐溶解,胶体水解,使原有的连结变成水胶连结,导致矿物颗粒间连结力减弱,摩擦力减低,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