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3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 姓名:逯仁杰 班级:20120001(12级陈赓1班) 学号:2012011112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对《声纳技术》中波束形成和方位估计的概念理解,理解声纳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为今后声纳信号处理的工作和学习建立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验原理 波束形成器的本质是一个空间滤波器。当对基阵各基元接收信号作补偿处理,使得各基元对某个特定方向上的信号能够同相相加,获得一个最大的响应输出(幅度相加);相应的各基元对其它方向的信号非同相相加,产生一定的相消效果的响应输出(对于各基元噪声相互独立的情况时功率相加)。这就是波束形成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波束形成方法主要有时延波束形成法和频域波束形成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阵形、设计要求以及背景噪声特性下还发展了许多波束形成算法。针对不同的阵形时的波束形成方法是指依赖于阵形的特殊性(如直线阵、圆阵、体积阵等)而得到的波束形成算法:如直线阵波束形成法、圆阵波束形成法,体积阵波束形成法等。 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也衍生出多种新型的波束形成算法。当对不同的频率响应要求相同的波束宽度时有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法,当对波束的旁瓣级有要求时可采用切比雪夫加权波束形成法。当要求对阵列误差具有宽容性响应时失配条件下的波束形成器[6,362-382]。 如果利用噪声干扰的统计特性有高分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功率(LCMP)波束形成法,自适应波束形成法等。 但不管是何种波束形成方法,其目的均是在干扰背景下获取某个方向的信号或估计信号的方位。下面仅给出时延波束形成和相移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 时延波束形成法(时域) 相移波束形成法(频域) 3.实验内容 (1)仿真等间距直线阵基元接收信号,对所接收信号进行延时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阵元数16,中心频率1500Hz,带宽500Hz,信号脉宽20ms,信噪比20dB。 (2)采用频域波束形成方法对所接收信号进行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不变。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clc; clearall; closeall; N=input('请输入阵元数:'); f0=1500; B=500; c=1500; T=0.02; d=0.5*c/f0; fs=100*f0; A=0.1; L=3*(N-1)*d/c; t=0:1/fs:L; theta0=input('请输入目标方位角(角度):'); theta0=theta0/180*pi; x=zeros(N,length(t)); fork=0:N-1 if(theta0<0) tao=fix((N-k-1)*d*sin(theta0)/c*fs)-1; 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 else tao=fix(k*d*sin(theta0)/c*fs)+1; 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 end end plot(x'); set(gca,'FontSize',20); title('各基元接收到的信号(无噪声)'); xlabel('t/s'),ylabel('A/v'); fortheta=-90:90 y=zeros(size(x)); if(theta>0) fork=0:N-1 tao=fix(k*d*sin(theta/180*pi)/c*fs)+1; y(k+1,1:length(t)+1-tao)=x(k+1,tao:end); end else fork=0:N-1 tao=fix((N-k-1)*d*sin(theta/180*pi)/c*fs)-1; y(k+1,1:length(t)+1+tao)=x(k+1,-tao:end); end end sumy=sum(y); ps(theta+91,:)=sum(sumy.*sumy)/length(sumy); end figure plot(-90:90,20*log10(ps'/max(ps))); set(gca,'FontSize',20); title('时域波束形成(无噪声)'); xlabel('{\theta}/度'); ylabel('输出/dB'); gridon 取基元为16,入射角为30度,也的确在30度输出最大。 n=normrnd(0,1,1,length(t)); w=2*[f0-B/2,f0+B/2]/fs; b=fir1(128,w,'bandpas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