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 前言---------------------------------------------------2 第一章:绪论 1.1冲压模具的发展------------------------------------------------3 1.2模具产品的介绍------------------------------------------------4 第二章:冲压工艺分析 2.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5 2.2冲裁件的工艺方案----------------------------------------------5 2.3冲裁件的排样--------------------------------------------------6 2.4冲裁的压力中心------------------------------------------------8 2.5冲裁力的确定--------------------------------------------------9 2.6冲压设备的选择------------------------------------------------10 第三章:冲压模具的设计 3.1凸、凹模的尺寸与公差------------------------------------------11 3.2固定与支承零件------------------------------------------------14 3.3导向零件------------------------------------------------------15 3.4确定模具的闭合高度--------------------------------------------16 3.5落料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17 毕业设计小结----------------------------------------------18 附表------------------------------------------------------19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前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三年的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老师的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到毕业答辩都是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进行。 该课题是真题真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使设计图纸能直接用于生产,去造出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使用要求,也不是容易的。要做好设计工作,减少失误,就需要在设计中主动向老师请教,查阅技术资料和其他专业文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这样,我们的毕业设计才有亮点,而且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莫大的帮助。并且要认真修改图纸错误,修改设计说明说,让毕业设计的错误之处达到最少值。 应该说,我基本完成了这套冲裁模的设计工作,通过这次设计,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这次设计中,分析了垫圈的3种工艺方案:单工序模生产,复合模生产以及级进模生产。采用级进模,减少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介绍了毛坯的排样图,计算数据以及设计了垫圈冲孔落料级进模的模具结构。 由于本人的设计水平有限,必然在设计中仍然有很多缺点和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和指正。 第一章绪论 一、冲压模具的发展 随着工业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要求,更是日趋精美,华气。因此,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国外模具工业建设和模具生产的经验,宣传、推行科学合理化的模具生产,才能推进模具技术的进步。 全面推行模具标准化:模具标准化是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推行模具标准化上实现模具合理化生产必备条件。美国、德国进行模具标准化工作已有100年的历史。而中国由于模具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生产供应的标准件品种、规格不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互换性要求。为此,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模具生产特点,组织行业力量,进行快捷、适时地对模具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以便全面推行模具标准化工作。 推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由于模具和制造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说,制造是设计的延续。而采用人工设计方法比较迟缓,不可能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