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则 本技术文件列出的技术规范及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文件仅限于25500KVA矿热炉二次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适用标准 DL/T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器订货技术条件 GB12747-91自愈低压式并联电容器 JB/T7115-19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JB/T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JB/T7113-19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GB/T15576-1995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 GB9466-8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7251.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6587.1~8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 GB4942.2-85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JB/T10695-2007低压无功功率动态态补偿装置 GB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3.环境条件 3.1周围空气温度:-20℃~+55℃ 3.2海拔高度:<2500m 3.3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3.4污秽等级:=3\*ROMANIII级 3.5安装地点:户内 3.6耐地震能力:8级(地面水平方向加速度低于0.25g,地面垂直方向加速度低于0.125g(安全系数为1.67)。 4.变压器的基本参数 4.1变压器组合容量:25500KVA 4.2频率:50HZ 4.3自然功率因数:0.65 4.4二次常用电压:180V 4.5变压器相数:单相 5.供货范围 5.1本项目为25500KVA矿热炉的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及控制装置。 5.2供方负责全部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包括电炉二次侧低压补偿系统及控制装置、现场布置、与短网的连接等) 6.公辅设施要求及接口位置 6.1公辅设施:供方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合同签订后7日内)提交公辅设施用量要求(给排水、供电等),需方负责这部分公辅设施的配套。 6.2低压无功补偿接口位置:变压器二次短网与水冷电缆交接处。补偿系统每相铜管起端处供水与炉体供水系统连接。 PT CT PLC RCH 6.3接口划分:电气主回路以电炉现场需方水冷电缆与变压器出线铜管的连接端为界。冷却水管由需方制作及正确连接。现场短网焊接用气由需方提供,控制电源及高压侧电流、电压信号需要由矿热炉操作控制室引出至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柜,由供方连接。 7.技术规格说明 7.1基础技术指标 自然功率因数:0.65 补偿后功率因数:0.72 补偿计算容量:3900KVAR(电压180V) 实际安装容量:9576KVAR(电压250V) 安装地点:与电炉变压器在同一层面 7.2低压补偿电容柜及控制柜的规格 控制柜尺寸:750×600×1800mm 单电容柜尺寸:1400×1200×2200mm 电容柜内投切开关采用单极真空接触器 电容柜有补偿电流大小指示仪表和投切状态指示灯。 柜体结构及安装梁采用不锈钢、环氧板、金属混合型隔磁设计,以避免电流磁场引起的涡流发热损耗。 7.3产品特点: 将补偿的接入点选择在变压器二次短网与水冷电缆交接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短网无功损耗。在补偿方式上,我们采取了分相就地补偿即三相补偿围绕各自的接入点,分开就近布置,降低短网和一次侧的无功消耗、调平三相功率、提高变压器的输出能力,补偿短网和整个线路的无功,使用动态补偿控制技术,使三相功率不平衡度下降,电炉的功率中心、热力中心和炉膛中心相重合,使钳锅扩大,热量集中,提高炉面温度,使反应加快,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耗和增产的目的。在达到调平三相功率目的的基础上,为保障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部件——电容器的平均使用寿命,在控制上我们采取了“循环投切”的原则。这样可保证动态部分的每一最小单元在使用时间上均大致相等,从而保证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系统对电容器配置三重保护功能,使电容器更加可靠运行: 电容器内部一共有32个元件,每个元件都具有电压、电流、温度保护功能,当电压、电流或者温度超过上限时将自动切断电源。 每台电容器均配备熔断器,当单台电容器电流超过允许值时,熔断器能及时动作,防止事故扩大。 系统内设置了全面的保护功能,如过压、过流保护,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上限时,电容器将被逐一切除,防止电容器因过电压损坏;另外系统实时监测每个电容器支路的电流,当支路电流超过上限时将自动切除该支路并且报警,在手动复位之前不再投入。 通风系统采用强制风冷方式 通风系统将室外的低温净风通过专用的通风管道,送入电容柜底部的通风底座,和柜内热交换后热风从柜顶自然散发。这样不但能使电容柜内有效散热,还能避免粉尘进入柜内,该通风模式还能配合电容器的冷却结构,达到更理想的降温效果,保证元器件长期有效工作。 7.4电容器技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