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 理论设计辅导一、单元电路 1.LC三点式晶体三极管振荡器 2.缓冲隔离级 3.晶体三极管调幅电路 4.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略) 5.匹配网络(略) 二、调幅发射机系统电路LC三点式 晶体三极管振荡器 LC振荡器的设计2、晶体管选择 从稳频的角度出发,应选。同时希望电流 放大系数大些,这既容易振荡,也便于减小晶体管和外来之耦 合。虽然不要求振荡器中的晶体管输出多大功率,但考虑到稳 频等因素,晶体管的额定功率也应该有足够的余量。 3.直流馈电线路的选择 为保证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起始工作点应设置在线性 放大区;从稳频出发,稳定状态应在截至区,而不应在饱和, 否则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将降低。所以,通常应将晶体管的静 态偏置点设置在小电流区,电路应采用自偏置。对于小功率晶 体管,集电极静态电流约为1~4mA。4.振荡回路元件选择 从稳频出发,振荡回路电容C应尽可能大,但C过大,不利于波段工 作;电感L也应尽可能大,但L大后,体积大,分布电容大,L过小,回路 的品质因数过小,因此应合理地选择回路地C、L。在短波范围,C一般取 几十至几百皮法,L一般取0.1至几十微亨。 5.反馈回路元件选择 由前述可知,为了保证振荡器有一定的稳定振幅以及容易起振,在静态 工作点通常应选择。 当静态工作点确定后,的值就一定,对于小功率管可近似为: 反馈系数的大小应在F=0.1~0.5范围选择。实际振荡电路 1、Clapp振荡器2、Seiler振荡电路 缓冲隔离级电路的设计电压放大倍数AV为 式中,gm——晶体管的跨导,一般情况下。所以,图2所示射极输出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的特点。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应位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一般取,ICQ=3~10mA.对于如图1所示电路,取VCEQ=6V,ICQ=4mA,若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60,则RE1+RE2=VEQ/ICQ=1.5kΩ,取RE1=1kΩ的电阻,RE2=1kΩ的电位器。IRB≈10IBQ,IBQ=ICQ/β, 估算功率激励级的输入阻抗为335Ω,即射随器的负载电阻RL=335Ω,并可计算出射随器的输入电阻Ri,即 Ri=RB’//βRL’≈3.6kΩ输入电压Vi为为减小射随器对前级振荡器的影响,耦合电容C1不能太大,一般为数十皮法。C2为0.022μF左右。晶体三极管 调幅电路  AM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高电平调制和低电 平调制两种方式完成。目前,AM信号大都用于 无线电广播,多采用高电平调制方式。 高电平调制是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进行的。 通常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以及集电极基极 (或发射极)组合调幅。P216 1.集电极调幅电路2.集电极调幅的波形(工作在过压区)3.基极调幅电路4.基极调幅的波形(工作在欠压区)5.集电极、发射极双重调幅电路 调制电压经变压器同时加到集电极和发射极,注意变压器的同名端,在调制电压正半周,虽然集电极电源电压降低,但基极偏压也随之变负,不致进入强过压区,在调制过程中也是保持在临界—弱过压状态工作,从而可以使调制特性得以改善。 6.集电极—发射极双重调制(具体电路)如果发射机的级数较少,主振器的输出直接用来推动未前级,则两级集电极调制可能影响到主振器的频率稳定度。这时往往采用集电极—发射极(基极)调制,典型的例子见下图。必须注意,B1次级两个绕组的相位不能接反,不然将引起正反馈,造成放大器自激振荡。如果接法正确,则加在发射极和集电极的调制电压是同相的,它们对集电极的电流控制作用相同。这样,可以提高调制效率(加深调制度)和减小非线性失真。由于被调管是在低电压电路状态下工作,所以要求所有的去耦元件和变压器的直流电阻都应尽可能小,以提高整机效率。应该说明,为便于散热,3DA76集电极也是接地的,但它对于载波频率来说,是共发射极电路;而对于调制频率来说,却又是共基极电路。调幅发射机系统 参考电路 振幅调制参考电路(一)电路改进方案振幅调制参考电路(二)振荡级、缓冲级和激励级振幅调制参考电路(二)功放级和振幅调制级振幅调制参考电路(二)(续前页)功放级和振幅调制级XFC1596集成平衡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