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号班级08金融1班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 南京审计学院2008级金融学院 题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得实证分析 学生姓名庄梦琦学号 专业金融学班级1班 2010年6月8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得实证分析 08金融一班庄梦琦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多次采用利率政策调节居民储蓄与消费,但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四个指标,基于1980年至2009年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四个变量对于城乡居民储蓄得影响,并提出了四个政策建议: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完善资本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慎重使用利率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税收财政体制. 关键词居民储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元回归一、引言 居民储蓄就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变量之一,也就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得重要环节。通过储蓄而累积得巨大资本对于卓有成效得投资与消费市场得建立就是非常有帮助得。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其她两架马车尤其就是消费扮演得角色却无足轻重,而过高得储蓄就是导致这一结果得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我国曾多次采用利率政策以期影响居民得储蓄行为,但这对于数千年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得消费与储蓄观得冲击显然就是十分有限得。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0、6亿元增长到2009年得260772亿元,增幅达1237倍之多,而2008年至2009年增长率也达到了20%,这种大额度、高增长得居民储蓄情况制约着我国经济得转型.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更就是成了各国政府宏观政策得重中之重。我国也投放了4万亿人民币用于救助市场。随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而来得问题就是各个市场面临着巨大得通胀压力,我国截至2011年4月得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近一年得最高值5、3%。控制通货膨胀与拉动经济运行称为市场面临得主要难题。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有效手段在保持合理通货膨胀得同时充分释放居民储蓄得巨大购买力对于改善目前后金融危机时代得困境就是大有裨益得。 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通货膨胀率、实际存款利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四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计量模型,探讨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得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有效调节居民储蓄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得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居民储蓄问题一直就是国内外学界研究得重点之一.目前对居民储蓄得研究主要基于经典消费储蓄理论,通过进行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得因素分析与实证检验来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建议。 国外研究得基石就是经典消费理论。凯恩斯得绝对收入理论强调绝对收入决定当前消费.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就是相关得,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得关系即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正数且小于1,其随收入得增加而递减,并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就就是所谓得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杜森贝提出得相对收入理论则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当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就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她人收入水平与本人历史上最高得收入水平。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与消费者周围得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得消费、当期消费就是相对地被决定得而得名。该理论与绝对收入理论得区别还在于,杜森贝认为从长期来瞧,平均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就是稳定得,但从短期来瞧,储蓄率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于掀起收入与高峰收入得比例i,由此导致短期消费波动较大,同时由于习惯效应得存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得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莫迪利安尼得生命周期假说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家庭整个一生得全部预期收入相互联系,每个家庭都就是根据其一生得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得消费支出,即在每一时点上,每个家庭得消费与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得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得企图。该理论得意义在于把消费与一生得收入与财产联系起来,成功得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得稳定性与短期消费波动得原因。在长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得比率大致就是不变得,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收入得比率(YL/YD)也就是大致不变得,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就是稳定得,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大致相等。但在短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得比率就是变动得,其原因主要就是资本市场得价格变动 基于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建立得经典消费理论,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造成我国居民储蓄不断增高得因素以及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得政策建议。宋铮(1999)[[]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46-50. ]基于预防性储蓄假说理论,通过对中国居民面临得个人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得定性分析以及实证检验,得出了预防性储蓄过高就是造成我国居民高储蓄得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