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总黄酮及·OH清除活性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总黄酮,以及采用·OH清除活性实验检测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总黄酮效果良好,经过氧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也得到证明。因此,藕节作为一种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藕节;酶辅助法;总黄酮;·OH清除活性 引言: 藕(NelumbonuciferaGaertn.)是一种重要的水生根茎作物,具有广泛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藕节作为藕的主要地下器官,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医学价值。因此,研究藕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对充分发掘藕植物的全面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酶辅助提取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中天然产生的抗氧化剂和保健成分的提取,其原理是利用腐解酶对细胞壁进行水解,使得细胞质中的异黄酮分子与酶结合,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因此,本研究选用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的总黄酮,并采用·OH清除活性实验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藕节干品,红枣中性蛋白酶。 仪器: 真空干燥器、荧光酶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 方法: 1.选用及制备 选用的藕节干品以产自四川眉山市为主。样品需要冷藏保存,避光避潮,以保证新鲜度。 2.样品提取 取1g藕节干品,粉碎后放入50ml离子水中,用70%乙醇进行提取4h,并以1500r/min的速度振动10min。之后用紫外光光度法对所得的提取液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进行蛋白酶处理。 为获得更好的提取效果,对提取液进行清除蛋白处理。先以五倍体积的离子水将其稀释,在溶液中添加10mg/mL的红枣中性蛋白酶,静置室温4h。过滤蛋白处理后的提取液,用真空干燥器干燥至干燥状态,以备继续的测定。 3.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及·OH清除活性的分析实验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的测定:样品的重量为500mg,放在50ml离子水中,加入5mL蛋白酶,混合后置于45℃下静置3h。过滤后回收溶液通过梯度乙醇再生纯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洗脱液吸收值。以相对标准为基准,算出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 ·OH清除活性的测定:在·OH作用反应结果中,提取液中的质子要被消耗掉,所以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样品中的·OH清除活性。将400μL0.1M玫瑰酸、400μL50mMNaOH和600μLPB(0.1M,pH7.4)TritonX-100混合后,在荧光板上加入待测样品,控制组和空白组。按照荧光素、腺嘌呤和氘代腺嘌呤的混合物不同比例,分别调制荧光物质加入样品。以荧光素为探针的荧光变化,以评估样品中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与讨论: 对提取液进行清除蛋白酶处理后,从藕节中提取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N30(30μg/mL)、N50(50μg/mL)、N70(70μg/mL)、N90(90μg/mL)、N110(110μg/mL)。其中,N90的产量最高,为90μg/mL。针对以上结果,我们采取以下步骤,测定提取物的·OH清除活性。 针对所提取的藕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采用·OH清除活性实验进一步鉴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在荧光物质的可测范围内,提取物的最大相对荧光强度约为63%,建立了线性方程y=0.0234x,描述了和剂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总黄酮类化合物对于·OH的清除活性具有显著的正比关系。 综上,本研究采用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总黄酮,并通过·OH清除活性实验测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所用方法中,藕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和·OH清除活性有着明显的联系。因此,对于藕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地使用酶辅助法提取了藕节中的总黄酮,经过·OH清除活性实验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也得到证明。因此,对于藕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ZhaoY,ChenJH,etal.AdvancesinResearchonAntioxidantActivityandMaterialBasisofNelumbonuciferainLotusRoot[J].JournalofJiangsuAgriculturalSciences,vol.46,no.7,pp.214-217,2018. [2]LiuH,DuQ,etal.AntioxidantActivitiesofFlavonoidsandProteinsofNelumbonuciferaGaertner[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vol.50,no.5,pp.1380-138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