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影响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得出了裂纹在弧齿锥齿轮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纹会导致弧齿锥齿轮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弧齿锥齿轮时,应注意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齿轮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裂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实验测量 引言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在弧齿锥齿轮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裂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弧齿锥齿轮的工作条件和受力状态的复杂性,裂纹可能存在于齿轮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从而影响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因此,研究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对提高弧齿锥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的方法,研究了裂纹在弧齿锥齿轮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对接触应力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弧齿锥齿轮的工作原理和受力分析方法。然后,建立了弧齿锥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接触应力分析。接着,通过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比较了裂纹在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下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1弧齿锥齿轮的工作原理和受力分析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圆锥齿轮,其外形曲面为双曲面,齿面为直锥面。齿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α为齿轮锥角,β为齿面压力角,r为基圆半径,m为模数,z为齿数。 弧齿锥齿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齿轮的齿面在接触区域产生相互接触和相对滑动,并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剪应力。由于弧齿锥齿轮的齿面为直锥面,因此压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与圆锥齿轮有很大的区别。 弧齿锥齿轮的受力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包括受力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等。其中,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齿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和疲劳寿命等性能指标。 2有限元分析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 2.1建立有限元模型 根据弧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受力情况,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弧齿锥齿轮和啮合的齿轮。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弧齿锥齿轮的参数为:α=20°,β=22.5°,r=30mm,m=1.75,z=21;啮合的齿轮为同等条件下的直齿圆柱齿轮。 2.2建立边界条件和载荷 在有限元模型中,定义了边界条件和载荷。边界条件包括固定边界和滑动边界,载荷包括径向载荷和切向载荷。在载荷作用下,模型会出现接触应力和变形等响应。 2.3分析裂纹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为了研究裂纹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不同尺寸和位置的裂纹,并进行了接触应力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裂纹会导致弧齿锥齿轮的接触应力集中,并在裂纹处产生较大的应力值。裂纹越大、位置越靠近啮合区,对接触应力的影响越明显。 3实验测量 为了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实验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3.1加工样品 根据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加工了弧齿锥齿轮样品,并在样品上刻画了不同尺寸和位置的裂纹,如图4所示。 3.2测量应力 使用应力传感器测量了样品在不同工况下的接触应力。测量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裂纹会导致接触应力的集中和增加,并在裂纹处产生较大的应力值。 3.3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测量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二者趋势一致,且误差较小。这说明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裂纹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得出了如下结论: (1)裂纹会导致弧齿锥齿轮的接触应力集中和增加,并在裂纹处产生较大的应力值。 (2)裂纹越大、位置越靠近啮合区,对接触应力的影响越明显。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弧齿锥齿轮时,应注意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齿轮的正常运行。具体建议如下: (1)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保证齿轮的强度和韧性。 (2)加强齿轮的润滑和冷却,减少摩擦和热量积累。 (3)定期检查齿轮的表面质量和裂纹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理受损的齿轮。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裂纹对弧齿锥齿轮疲劳寿命和动力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弧齿锥齿轮可靠性和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Blaauw,P.,&Martin,H.(2007).Designandstrengthanalysisofhypoidgears.MechanismandMachineTheory,42(9),1104-1124. [2]Kapelevich,A.L.(2012).Formationofresidualstressesanddeformationduetogearcuttinganditsinflu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