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氟掺杂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氟掺杂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领域的光催化材料。然而,由于其固有的带隙能匹配问题和表面缺陷,其光催化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人员们通过氟掺杂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改性。本文综述了氟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1引言 光催化材料是一类能够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良好的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水分解制氢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然而,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带隙能与可见光能不匹配,仅能吸收紫外光,其光催化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表面缺陷也会降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因此,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2氟掺杂的方法 氟掺杂是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氟原子的高电负性和较小的半径使其能够引入纳米二氧化钛晶格中,从而改变了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 (1)氟氧化法 氟氧化法是一种将纳米二氧化钛浸泡在氟离子溶液中,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的方法。通过与氟离子的强相互作用,氟原子能够成功地掺杂到纳米二氧化钛晶格中,改变其带隙能,使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此外,氟掺杂还能改善纳米二氧化钛的电荷传输和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2)氟离子掺杂法 氟离子掺杂法是将纳米二氧化钛与氟化物共同处理,使氟离子被引入二氧化钛晶格之中。相比氟氧化法,氟离子掺杂法更加简单易行,并且可控性更强。通过氟离子的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带隙能变窄,使其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可见光。同时,氟离子还能填补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减少反应过程中的电荷复合。 3氟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 氟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带隙能调控、表面缺陷修复和界面调控。 (1)带隙能调控 氟掺杂能够调控纳米二氧化钛的带隙能,使其向可见光范围内移动。随着氟原子的引入,纳米二氧化钛的导带和价带发生重叠,使得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2)表面缺陷修复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缺陷会导致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降低光催化活性。氟掺杂能够将氟原子引入二氧化钛晶格中,填补表面的缺陷,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3)界面调控 氟原子的引入还能够调控纳米二氧化钛与催化剂或底物之间的界面性质。氟掺杂能够增加纳米二氧化钛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光催化活性。 4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在氟掺杂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他们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氟掺杂条件,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此外,一些研究还结合了其他掺杂元素,如氮、铜等,进一步改善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另外,通过调控纳米二氧化钛的形貌和结构,也能够获得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 结论 氟掺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通过调控纳米二氧化钛的带隙能、修复表面缺陷和调控界面性质等方式,氟掺杂能够改善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氟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并优化其合成方法和条件,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实现其在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LinJ,PengZ,ZhangL,LiangS,LiL,ChenS,YangHG.Nonmetaldopingoftransitionmetaloxidesforefficientphotocatalysis.ChemicalSocietyReviews,2018,47(6):1938-1958. 2.WangL,HuangW,WangY,LiuY,DuG,ZhangM,ChenB,YuH,ShaoW,QiuM,ZhaoH.DesignofFluorinedopedTiO2withanultrahighvisiblelightabsorptionabilitythroughband-gapsstructure.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2021,292:120085. 3.LiL,LiX,ZhuJ.AnupdatedreviewonphotolysisofwaterforhydrogenproductiononTiO2-basedphotocatalysts.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2017,148:94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