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油气来源讨论 松辽盆地是中国国内重要的油气资源聚集区之一。其中的扶、杨油田是松辽盆地最重要的区块之一,其油气的开采也一直备受关注。在扶、杨油层的油气来源方面,至今仍有很多争议和争论。本文将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探讨扶、杨油层油气的来源。 一、地质背景 扶、杨油层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是一个深层油气储集区。该地区属于太古宙晚期的正长岩-变质岩基底,海相、湖沼相、河流相三个时期的相态变化在该区域内都有明显的记录。其中,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是该区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线,也是扶、杨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早侏罗世后的大量侵入事件,使扶、杨油藏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和多个储层。 二、前人研究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者就对扶、杨油层的油气来源进行了探讨。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流派: 1.沉积岩油气学说 该理论起源于西方地质学家的观点,即扶、杨油藏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岩性储层烃源岩和古生界生烃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扶、杨油藏形成初期,古生界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和高压,逐渐转化成烃源岩。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质构造活动也会进一步增加这些烃源岩的成熟度。当区域内形成了坚硬的储层时,地质构造的势能释放会促使烃源岩中的烃类自行向储层渗透,从而形成油气。 2.地球动力学说 该理论则认为,扶、杨油藏的油气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和地幔的深部热液,尤其是在区域内形成了断层和裂隙时。由于松辽盆地处于“中国地壳挤压带”的东部,以及扶、杨油层深处有大量断层和裂隙,因此存在高温高压流体的存在,可促进岩石界面中烃顺式异构体的生成和大量油气的形成。 三、近年研究成果 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扶、杨油层的油气来源进行了更加精确的研究。其中一些成果如下: 1.长链烷烃组成分析 研究人员通过对扶、杨油层中的烷烃化合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具有相同的长链烷烃组分。这表明,扶、杨油气的油源可能相同或相似,且来自于同一生烃体系。 2.生烃铁质素的研究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在扶、杨油藏储层和烃源岩中均有大量的生烃铁质素。而这种铁质素只能在高温和压力的条件下形成,表明扶、杨油藏的油气主要来自于与之相联系的下地壳和地幔深部热液。 3.流体包裹体研究 研究人员还通过扶、杨油层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含油气包裹体。这表明,扶、杨油气的油源可能主要来自于区域内的岩性烃源岩,古生界生烃机制也参与了其中。 4.天然气稳定同位素技术 通过对扶、杨油藏中天然气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非生物来源的C1-C4烷烃以及口状气体。这表明,扶、杨油层的天然气可能不仅来自于生物成因,还可能来自于地球动力学作用的高温高压流体。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扶、杨油层的油气来源仍然存在争议和多种解释。虽然早期的沉积岩油气学说和地球动力学学说均得到了一定的验证,但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扶、杨油藏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多个来源,其中既包括古生界生烃机制,也包括下地壳和地幔深部高温高压流体作用。总的来说,近年来对扶、杨油层油气来源的研究使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基础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