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有机改性剂改性蒙脱土的吸附脱硫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FTIR等手段对有机改性蒙脱土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的蒙脱土(CTAB-MMT)具有极好的吸附脱硫性能,对SO2的去除率高达99.8%;随着CTAB-MMT剂量的增加,其吸附容量不断提高,最大的吸附容量为3.90mmol/g;此外,实验发现CTAB-MMT对SO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综上,本研究为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验基础。 关键词:有机改性蒙脱土;吸附脱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引言: 近年来,二氧化硫作为一种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烟气中,对于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常用的SO2吸收技术主要有CaO/Ca(OH)2吸收法、Na2S/Na2SO3吸收法、NaOH吸收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虽然这些技术对二氧化硫有着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副产物产生量大,喷氨部分易被NOx抑制等。因此,寻找新型的吸附剂成为了降低SO2排放量的重要研究方向。 有机改性蒙脱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分解、电化学分析等领域的新型材料,由于其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提高吸附性能,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有机改性蒙脱土在SO2吸附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改性剂的引入,往往可以增强其对SO2的吸附容量和去除效率。例如,依靠六甲基二十二胺(HDTMA)改性的蒙脱土可以达到较高的SO2去除率。 本研究选取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有机改性剂,利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CTAB改性蒙脱土对SO2的吸附脱硫性能,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和动力学特性。 实验方法: 1.材料与仪器:蒙脱土(MM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SO2标准气体、电子天平、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 2.制备有机改性蒙脱土:将蒙脱土加入CTAB水溶液中,振荡反应7h,离心、洗涤和干燥得到CTAB改性蒙脱土(CTAB-MMT)。 3.静态吸附实验:将不同质量的CTAB-MMT加入SO2标准气体乙烷溶液中,振荡吸附一定时间,气相中SO2浓度的变化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检测。 4.动态吸附实验:将一定质量的CTAB-MMT填充于玻璃柱中,通入SO2标准气体乙烷溶液,测定进口和出口气体中SO2浓度。 结果与分析: 1.红外光谱分析 将CTAB、MMT和CTAB-MMT的红外光谱曲线进行比较发现,CTAB-MMT的吸附峰明显增强,说明CTAB成功地吸附在了蒙脱土的表面上。 2.扫描电镜分析 扫描电镜对CTAB-MMT进行分析,发现蒙脱土出现了片状剥落现象,说明CTAB-MMT的结构已经比较松散,描述了其良好的吸附性能。 3.吸附脱硫实验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TAB-MMT的SO2去除率达到99.8%,明显高于未改性的蒙脱土(50.6%)和CTAB单独存在时的结果(87.3%)。在吸附达到平衡时,CTAB-MMT的吸附容量最大为3.90mmol/g。动态吸附结果显示,随着CTAB-MMT质量增加,SO2去除率逐渐上升,最高可以达到99.99%。 4.吸附机理和动力学 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CTAB-MMT的吸附行为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表明CTAB-MMT表面上吸附SO2的最大容量为4.33mmol/g;由于CTAB-MMT的SO2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在短时间内主要受表面吸附反应所控制,而在之后的时间内随着内部扩散逐渐成为主导。 结论: 本研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等手段对不同有机改性剂改性蒙脱土的吸附脱硫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CTAB-MMT的吸附脱硫性能最佳,其对SO2的吸附容量和去除效率都较高。同时,结合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其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验证了CTAB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此外,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分别拟合其吸附特性和动力学行为,揭示了吸附和反应机理方面的内在规律。本研究为有机改性蒙脱土在SO2吸附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三.利用蒙脱土吸附去除烟气中氨气的研究[J].甘肃化工,2019(15):89-92. [2]高雪梅,郭红.有机蒙脱土改性及其在水中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7,80(4):341-349. [3]刘勇,李新雪,陈冬生.活性炭吸附脱硫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25(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