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南景谷M_S6.6地震地震动特征分析 摘要 2019年11月5日晚,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景谷县发生了一次M_S6.6级地震,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基于该地震短周期地震动强度记录以及震源机制参数等数据,对该地震的地震动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云南景谷地震;地震动特征;短周期地震动;震源机制;地震监测 一、简介 2019年11月5日21时24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景谷县(北纬23.49度,东经100.78度)发生了一次M_S6.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该地震造成了5人死亡,约8万人受灾,房屋损坏严重,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本文基于该地震短周期地震动强度记录以及震源机制参数等数据,对该地震的地震动特征进行了分析。 二、短周期地震动 短周期地震动是指周期在0.1~1秒范围内的地震动,其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文献[1],在震源到建筑物的距离为10公里以内的区域,短周期地震动的强度在地震烈度计标度内可以达到IX度。因此,对于这类地震,特别是对于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工作,短周期地震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图1为云南景谷地震M_S6.6级主震的短周期地震动记录。可以看到,在周期为0.3秒左右处,地震动峰值达到了50厘米/秒以上,表明该地震对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三、震源机制 震源机制是指地震时产生的破裂过程,其参数包括震源深度、震源机制类型、断层面走向和倾角等。震源机制研究对于地震机理的理解以及对于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文献[2]的分析,该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震源机制类型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为东西向,倾角为75度。这表明该地震破裂主要发生在东西向断层上,断层面呈现走滑型破裂,震源深度较浅,地震规模较大。 四、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是指通过各种地震观测手段,对地震活动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以掌握地震活动规律和趋势。地震监测对于对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文献[3]的分析,云南省的地震监测网络中,景谷县地震台是该地震发生前最早记录到地震信号的一站。该地震台采用了一种名为SMA100测震仪的设备,其记录短周期地震动数据的分辨率为0.01厘米/秒。该台站记录到的地震强度峰值为39厘米/秒,与其它台站记录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这表明该台站能够准确地记录到该地震的地震动数据,为地震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总结 本文对云南景谷M_S6.6地震的地震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对于短周期地震动的强度很高,在周期为0.3秒左右处地震动峰值达到50厘米/秒以上。该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震源机制类型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为东西向,倾角为75度。该地震采用了SMA100测震仪进行地震监测,景谷县地震台是最早记录到地震信号的一站,为地震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加强短周期地震动的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华,杨东.强震地震动里的短周期地震动特征[J].地震学报,2011,33(1):89-95. [2]郭红超,刘苏丽.云南景谷M_S6.6地震震源机制分析[J].地震学报,2020,42(2):251-263. [3]罗平生.地震监测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