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虫医学知识讲座鞭虫: 成虫:前端细后端粗 生活史:盲肠,无内脏移行过程 致病:直肠脱垂 种类: 以人类为终宿主的钩虫 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成虫: 十二指肠钩虫较大,美洲钩虫较小 成虫前端膨大形成口囊,具附着器官(钩齿或板齿) 雄虫尾端有一宽形、透明膜状交合伞。交合伞含似肋骨状辐射物(辐肋), 交配时用以固定雌虫。交合刺两根,细长,从交合伞中间伸出 两端钝圆 卵壳极薄而透明 随粪便排出时已 呈2~8个胚细胞 杆状蚴:体壁透明,前圆后细。口腔细长,有口孔。有两期生活史生活史主要阶段 寄生部位:小肠 诊断阶段:虫卵 感染阶段:丝状蚴 侵入途径:经皮肤直接侵入 游移过程:经循环、呼吸、消化 系统成虫造成的贫血症状: 利用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吸血 吸血同时分泌抗凝物 失血量 十二指肠钩虫:0.14-0.4ml/条/日 美洲钩虫:0.01-0.1ml/条/日 钩虫本身吸血及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 自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的血液 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凝血前仍继续渗血 肠段大量出血偶尔发生感染初期的消化道症状:感染六周后,成虫交配、产卵 此期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等症状 慢性期时缺铁性贫血(桑叶黄) 水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心肌肥大因贫血缺氧长期负荷过重 发育迟缓 异嗜症患者味觉发生改变,喜食生米、 瓦块、煤渣、泥土等物。可能与 铁质损失有关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因素有关甲苯达唑(Mebendazole):对两种钩虫均十分有效 补充足量的铁剂与营养:严重贫血时应首先考虑 输血:贫血非常严重时可选择输packRBC,而非全血 钩蚴性皮炎可用皮肤透热疗法丝虫(theFilariae)外形——体表光滑、细长,如细丝线;雌虫大于雄虫 颜色——乳白 尾部——雌虫尾部钝圆,略向腹面卷曲。雄虫尾端部向腹面 卷曲2~3圈 生殖器官——雌虫和雄虫分别为双管型和单管型微丝蚴形态微丝蚴形态的区别微丝蚴形态的区别微丝蚴形态的区别微丝蚴形态的区别生活史班氏丝虫 蚊体内发育时间:10-14d 传播媒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成虫寄居部位:浅、深淋巴系统 保虫宿主:无 夜现周期性:晚10-次晨2时病程长,主要由成虫引起(不论死活),成、幼虫均会致嗜酸性 粒细胞浸润: 显性前期 无症状型丝虫病(带虫者): 除淋巴结肿大外无其他症状,可出现微丝蚴血症 炎症型丝虫病: 幼、成虫代谢产物刺激免疫反应引发 炎症,病人可出现淋巴管炎(“流 火”)、淋巴结炎及毛细淋巴管炎 (丹毒样皮炎)、TPE 阻塞型丝虫病: 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PE) 症状相似,血液中找不到微丝蚴,又称“隐性丝虫病” 通常发生在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流行地方 由微丝蚴引起的过敏反应,使淋巴腺病变产生脾肿大出现 暂时性的肺部浸润及高嗜酸性粒细胞血症 在某些特定种族的感染特别严重,可能与遗传有关 睾丸鞘膜积液 班氏丝虫致睾丸鞘膜淋巴管破裂 乳糜尿 班氏丝虫致肾脏或泌尿道淋巴管 曲张,淋巴液与尿液混合造成班氏丝虫象皮肿好发于外生殖器 涉及下肢时大多从鼠蹊部开始炎症反复发作形成增生性肉芽肿,致淋巴液回流 受阻,引起受阻部位远端淋巴管曲张或破裂,淋 巴液流入周围组织 循环不良合并细菌感染,使病情加重 因成虫死亡后丝虫随之消失, 故患者血中反不见微丝蚴 成虫死亡时虫体可能被 吸收或钙化象皮肿: 仅限于肢体末端 (膝盖以下或手肘) 少波及男性外生殖器 乳糜尿也不常见从病史:病人曾进入疫区且被蚊子叮咬 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 查血中微丝蚴,标本应在夜间取得 感染约6~12个月之后才会出现 可采用: 新鲜血涂片--末梢血加生理盐水查活动力 厚血片涂片法--染色镜检(苏木素染效果好) 海群生(DEC)诱导法: 口服海群生(2-6mg/kg体重)以刺激微丝蚴 45~120分钟后血中出现夜间1/3数量的微丝蚴 太高剂量反使微丝蚴数量降低(杀死微丝蚴) 免疫学方法:检测抗原、抗体 乳糜尿症状:从尿中找微丝蚴 X光检查:淋巴管显影可呈现钙化特征分布 丝虫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班氏丝虫呈世界性分布,而马 来丝虫仅流行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 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有丝虫流行 流行环节 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的病人及带虫者 传播媒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易感人群:对丝虫无免疫力人群,特别是非流行区人群进入流行区 流行因素 温度、湿度等是影响蚊(蚊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及蚊体内丝虫发 育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5-90%, 故一般在5-10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