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 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摘要:随机序列是数字通信、密码学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混沌序列具备良好的随机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伪随机序列的生成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首先介绍了云模型和Fibonacci数列的基本概念。然后,将云模型的随机性与Fibonacci数列的周期性相结合,通过某一混沌看作是一个云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具备较好的随机性和周期性性能。 关键词:云模型,Fibonacci数列,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1.引言 随机序列在信息安全和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上,伪随机序列是通过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来生成的,但其随机性和复杂性有限。近年来,混沌理论在伪随机序列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沌序列具有无规律可循的特点,能够提供更高的随机复杂度。因此,设计一种具备良好随机性质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具有重要意义。 2.云模型与Fibonacci数列的基本概念 2.1云模型 云模型是由中国科学家李德毅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对现实世界中模糊信息的数学建模工具。云模型将模糊值分为三个部分:随机粒度(α),事实隶属度函数(β)和可能性函数(γ)。其中,随机粒度定义了模糊值的尺度和离散程度;事实隶属度函数描述了模糊值的分布特征;可能性函数表示了模糊值在某一区间内的相对密度。 2.2Fibonacci数列 Fibonacci数列是一种数学序列,前两项为0和1,之后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即F(0)=0,F(1)=1,F(n)=F(n-1)+F(n-2)。Fibonacci数列由于其独特的增长规律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 3.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 3.1云模型与Fibonacci的结合 在混沌序列的生成中,我们可以将某一个混沌看作是一个云模型。通过设置合适的随机粒度、事实隶属度函数和可能性函数,可以生成具有良好随机性的混沌序列。而Fibonacci数列的周期性特征与云模型的随机性恰好能够相互补充。因此,结合云模型与Fibonacci数列可以设计出具备较好随机性和周期性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3.2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结构 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初始状态为随机数种子,通过云模型生成的混沌序列作为Fibonacci数列的初始项,然后利用Fibonacci数列的递推性质来生成新的序列项。通过不断迭代,可以得到较长的混沌伪随机序列。 图1.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结构 4.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首先,通过对云模型参数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粒度的云模型序列。随后,我们以不同长度的Fibonacci数列作为初始项,利用递推关系生成混沌序列。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和随机性检验对序列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具备较好的随机性和周期性性能。与传统的LFSR序列相比,所提出的发生器在随机性上更加强大,并且具备更长的周期。 5.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与Fibonacci的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具备较好的随机性和周期性性能,可应用于数字通信、密码学等领域。然而,混沌序列的生成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序列长度和复杂性等方面的限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发生器的性能,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LiD,WangX.Anewapproachtowardsmodelingandreasoninguncertainty.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lligentSystems,1998,13(1):1-23. [2]FüzesséryR,RévészG,SzilákF,etal.OncorrelationpropertiesofFibonaccigenerators.JournalofStatisticalPhysics,2007,128(5):1331-1344. [3]EroğluD,YalçınG.ComparisonofLFSRandFibonaccisequencesforcryptographic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inSimulation,2012,6(3):2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