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 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 摘要:随着恐怖主义和非法物品传输的增加,安检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X光机安检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识别图像中的可疑物品,但这种方法存在识别能力有限、易疲劳、易漏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该方法利用RFID标签将物品与其属性信息绑定,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物品识别和分流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在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RFID技术;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 1.引言 恐怖袭击和非法物品传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安检中,X光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可以提供物品的内部结构和组成信息。传统的X光机安检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识别图像中的可疑物品,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识别能力有限、易疲劳、易漏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通过将RFID标签与物品属性信息绑定,实现自动化物品识别和分流。 2.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取或写入数据的技术。它由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读写器发送无线电信号并接收标签传输的数据。后台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处理读取到的数据。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式、远距离、高速读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物流追踪、商品管理、库存管理等领域。 3.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 3.1RFID标签绑定 在X光机安检中,将RFID标签与物品属性信息绑定是关键步骤之一。在物品生产或加工阶段,将RFID标签粘贴到物品表面,并将物品属性信息(如重量、尺寸、材料等)写入标签存储的芯片中。这样一来,当物品通过X光机时,读写器可以读取到标签中的属性信息。 3.2图像识别技术 在图像识别技术方面,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物品识别。首先,收集大量的X光图像数据,手动标注出图像中的物品边界框和物品类别。然后,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具有较高准确率的物品识别模型。当物品通过X光机时,图像识别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图像中的物品类别。 3.3绑定分流策略 一旦图像识别系统识别出图像中的物品类别,根据物品属性信息和设定的规则,可以对通过的物品进行绑定分流。例如,通过设置不同物品类别的上限和下限,可以将可以直接通过的物品绑定到一个通道,而将可疑物品绑定到另一个通道,由人工进一步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 4.实验与结果 为了验证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X光图像数据,并进行了手动标注。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训练了一个图像识别模型。最后,我们用实际的物品通过实际的X光机进行了测试,并记录了识别结果和分流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在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自动化物品识别和分流,可以减少人工目视的疲劳和漏检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X光机安检图像识别绑定分流方法,通过将RFID标签与物品属性信息绑定,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物品识别和分流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方法,并扩展到更广泛的场景中。 参考文献: [1]李鹏,张磊,张玉田.利用深度学习进行X光图像识别研究[J].中国信息安全,2017,(10):73-75. [2]JangW,BaiB.AnRFID-basedintelligentsystemforhazardousmaterialtransportationsafe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ScienceandTechnology,2013,(56):1-10. [3]ZhangL,LiangH.Securityofagrid-basedRFIDsystem[C]//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Systems,ModellingandSimulation.IEEE,2012:3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