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提取及精度评定 基于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提取及精度评定 摘要: 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山地区域。本论文将重点讨论基于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数字高程模型)提取上的应用,并对提取出的DEM的精度进行评定。首先,对InSAR技术原理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讨论在山地区域中DEM提取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提取结果进行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nSAR技术的DEM提取方法在山地区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InSAR,山地区域,DEM,精度评定 1.引言 山地地形地貌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为地形测量提供了巨大挑战。DEM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提供大量的地形信息,对于地理学、环境学和工程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DEM获取方法存在许多限制,如受到地表覆盖物的干扰和测量点稀疏等问题。InSAR技术由于其能够高效地获取地形信息而在地质灾害监测、地质勘探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提取及精度评定方面的研究。 2.InSAR技术原理 InSAR技术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的相干性原理来获取地形高程信息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基于雷达波传播的相位信息,通过比较两次雷达观测得到的相位差来反演地表高程信息。具体而言,InSAR技术需要两次雷达观测,即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天线位置下的雷达图像,然后通过相干性检测和相位解缠算法来获得高程信息。 3.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提取中的应用 在山地区域的DEM提取中,InSAR技术主要应用于两种形式:单轨InSAR和双轨InSAR。单轨InSAR是指通过一次雷达观测获得地表高程信息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小范围的地表测量。双轨InSAR是指通过两次雷达观测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测量。此外,InSAR技术还与GPS技术和地面控制点数据相结合,可以提高DEM的精度和可靠性。 4.DEM提取流程和方法 在山地区域DEM提取中,首先需要进行雷达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配准、滤波和校正等。然后进行相干性检测和相位解缠等算法,以获取两次雷达观测的相位差。接下来,利用相位差和基线信息通过反演算法来获得地表高程信息。最后,进行DEM的校正和精度评定,以提高DEM的精度和可操作性。 5.DEM精度评定 提取出的DEM需要进行精度评定,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控制点验证和误差分析等。对比分析方法主要是将提取出的DEM与地面控制点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其高程误差。控制点验证方法是通过在现实场景中选择数个地面控制点,并利用全站仪等工具对其高程进行测量,然后与提取出的DEM进行比对。误差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DEM提取过程中的各项误差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提高DEM的精度。 6.实例分析 本论文选取某山地区域的InSAR数据进行DEM提取和精度评定。通过比较提取出的DEM与现有的地形图和地面控制点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nSAR技术的DEM提取方法在山地区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操作性。 7.结论 本论文以InSAR技术为基础,探讨了其在山地区域DEM提取及精度评定方面的应用。通过对InSAR技术原理、DEM提取流程和方法以及DEM精度评定的介绍,可以得出基于InSAR技术的DEM提取方法在山地区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操作性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提高InSAR技术的精度和效率的基础上,探索其在更广泛的地理和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Zebker,H.A.,&Goldstein,R.M.(1986).TopographicmappingfrominterferometricSARobservation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SolidEarth,91(B5),4993-4999. [2]Huang,X.,&Li,Z.(2009).TopographicMappingUsingDifferentialSARInterferometry:Areview.IEEE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Magazine,7(2),42-58. [3]Massonnet,D.,&Feigl,K.L.(1998).RadarinterferometryanditsapplicationtochangesintheEarth’ssurface.Reviewsofgeophysics,36(4),4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