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分析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ADR报告表为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导致ADR的药物、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结果:ADR事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占首位(45.92%)其次是中药注射剂(9.18%);合并用药引起ADR(84.69%)明显高于单一用药(15.31%);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2.24%。结论: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强调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关键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186-02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但在药物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故往往缺乏有关儿童的ADR资料。因此加强药品上市后儿童ADR的监测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9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分析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以98份ADR报告表为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ADR强度依据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ADR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1]。2结果2.1一般资料98例ADR事件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1d~16岁平均年龄(5.3±1.8)岁年龄0~1岁9例2~6岁49例7~12岁23例13~16岁17例。过敏史12例。根据ADR因果关系判断方法进行因果关系评价[2]:评定为肯定的31例很可能的47例可能的20例。ADR强度分级结果为: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52例;Ⅳ级16例。2.2ADR涉及药物情况98例ADR共涉及32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所致ADR居多共23个品种45例(45.92%)与国内报道[3]一致抗感染药物类别及频率(表1);其次为中药制剂9例(9.18%)。单一用药15例(15.31%)合并用药83例(84.69%);静脉滴注给药61例(62.24%)肌肉注射28例(28.57%)口服6例(6.12%)外用3例(3.06%)。表1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类别及频率2.3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最常见(54例)肾损害12例药物热11例过敏性休克8例神经系统损害6例消化系统损害及其他7例。3讨论3.1抗感染药与ADR的相关性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45.92%根据本文ADR与抗感染药物类别及频率关系分析显示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多见。抗菌药物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在60%~80%而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ADR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的滥用[4]。急诊儿科的患者绝大多数都伴有咽部感染引起的发热而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5]抗生素治疗不仅增加ADR的发生且易造成细菌耐药。应重视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3.2中药注射剂与ADR的相关性本文中药注射剂发生ADR占9.18%仅次于抗感染药。中药成分复杂尤其中药注射剂不易提纯原材料加工、炮制、储藏、制备及添加的辅料等因素均可影响其成品质量理化性质易变化特别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相互作用时有发生而引起ADR。临床要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配伍及溶媒选择并加强ADR的监测和研究。3.3给药途径与ADR的相关性98例ADR中静脉注射给药发生ADR比例最高占62.24%提示给药方法是引起ADR的又一因素。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涉及药物不溶性微粒数量、内生致热原释放等因素且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机体组织无肝脏首过消除效应药物作用及ADR较口服给药迅速、强烈故临床应尽量避免静脉给药。另外合并用药可增加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ADR本文合并用药发生ADR83例(84.69%)。临床医师处方时要针对主要病证防止用药品种过多而导致ADR。3.4年龄与ADR的相关性儿童一方面由于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较低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比成人更易患病;另一方面由于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清除药物的能力差[6]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他们更易发生ADR应进行特殊监护。同时他们缺乏自主意识当ADR发生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临床药师要协助医师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指导家长提高对患儿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