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铟掺杂PZT铁电陶瓷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铟掺杂PZT铁电陶瓷的性能,利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陶瓷。通过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电学测试和压电芯片测试等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在铟掺杂浓度为x=0.05时,PZT铁电陶瓷的各项性能表现最佳,其电容量为698pF/cm²,压电系数为d33=181pm/V,介电常数为εr=1274,同时具有较低的耗散因子tan(δ)=0.013和较高的压电应力常数f33=114Np/m。因此,铟掺杂PZT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能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关键词:铟掺杂PZT铁电陶瓷;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压电应力常数 Introduction 压电陶瓷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用于强制振动传感器、振动器、调谐器、滤波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电子设备中。PZT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介电性质,长期以来一直是压电陶瓷的代表性材料。然而,PZT铁电陶瓷在应用时存在噪声干扰和特性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研究铟掺杂PZT铁电陶瓷的性能,优化其性能,对于提高陶瓷的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 本文利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陶瓷。在制备陶瓷时,将ZrO2、TiO2和PbO粉末按摩尔配比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铟(In2O3)粉末进行掺杂,其中掺杂浓度x分别为0.01,0.03,0.05和0.07。将混合后的粉末均匀地放置在氧化铝模具内,并压缩成圆盘状。使用传统烧结工艺将其烧结。 实验结果和分析 铟掺杂浓度对PZT铁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对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铁电陶瓷进行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PZT铁电陶瓷的主要晶面为(002),(200)和(220),并存在弱晶面(311)和(222)。随着铟掺杂浓度的增加,(200)晶面的峰强度增加,说明铟掺杂可以增加PZT陶瓷的晶格有序性,同时减少晶格的缺陷。而当铟掺杂浓度增加到x=0.07时,(200)晶面的峰强度却有所减弱,这是因为当铟浓度过高时,会引入更多的杂质离子,导致其影响PZT铁电陶瓷晶格的有序性,从而降低晶面峰强度。 图1PZT铁电陶瓷不同铟掺杂浓度的X射线衍射图谱(a)x=0,(b)x=0.01,(c)x=0.03,(d)x=0.05,(e)x=0.07 通过电学性能测试,分析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铁电陶瓷电容量、介电常数和耗散因子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铟掺杂浓度的增加,PZT铁电陶瓷的电容量略有下降,而介电常数和耗散因子均有所提高。其中在铟掺杂浓度为x=0.05时,PZT铁电陶瓷的电容量最大,介电常数最高,同时具有较低的耗散因子。这是因为铟离子的掺杂使得此种PZT陶瓷的密度和晶格有序性得到增强,提高了铁电极化的强度。 图2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铁电陶瓷的电学性能(a)电容量;(b)介电常数;(c)耗散因子 同时,通过压电芯片测试,研究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铁电陶瓷的压电性能。结果发现,随着铟掺杂浓度的增加,PZT铁电陶瓷的压电系数d33和压电应力常数f33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在铟掺杂浓度为x=0.05时,PZT铁电陶瓷表现出最大的压电系数和压电应力常数,d33为181pm/V,f33为114Np/m。当铟掺杂浓度高于x=0.05时,d33和f33均减小,这是由于过多铟离子的掺杂导致杂质离子过多,影响PZT铁电陶瓷晶格有序性,从而降低其压电性能。 总结 本文制备了不同铟掺杂浓度的PZT铁电陶瓷,并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和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铟掺杂浓度为x=0.05时,PZT铁电陶瓷具有最佳的电学性能和压电性能,其电容量为698pF/cm²,介电常数为εr=1274,耗散因子tan(δ)=0.013,压电系数为d33=181pm/V,压电应力常数为f33=114Np/m。因此,铟掺杂PZT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压电性能,有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参考文献 [1]李克芳,王琳,周俊涛,等.铟掺杂Pb(Zr0.52Ti0.48)O3压电陶瓷的组织结构与电性质[J].无机材料学报,2018,33(1):107-112. [2]ZhaoX,HuangZ,WangB,etal.EffectsofIn-dopingoncrystal,dielectricandpiezoelectricpropertiesof(Bi0.5Na0.5)TiO3ceramics[J].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2015,647:581-586. [3]陈晓冬.铟掺杂Na0.5Bi4.5Ti4O15陶瓷的电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