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汶川大地震宏观震中问题的讨论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17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汶川大地震的宏观震中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震源机制、土地沉降、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等方面探讨该问题。 一、震源机制 汶川地震的震源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在地球板块运动过程中,欧亚板块在印度板块的撞击下,向北发生挤压变形,导致青藏高原从早新生代至今发生了多次隆升,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地震活动。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是巨型逆冲断层的活动所致。震源深度为19千米,断层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破裂长度约为240千米,破裂过程持续了约2分钟。 二、土地沉降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沉降,即地面下沉。据调查,震中地区存在地下水和地下石灰岩的地方,地震可能破坏了这些地下构造,导致地面下沉,有的地方下沉了近1米。而地面下沉会影响河流、水库和湖泊的水位,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和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 三、基础设施破坏 由于汶川振中地区地震烈度较大,且房屋结构简单、耐震能力较差,加之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该地区基础设施受到较严重破坏,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和通讯设施等。特别是交通桥梁的破坏,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造成了接近7万人死亡,17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强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造成如此惨烈的人员伤亡原因之一是震中地区房屋建筑结构较为简单,房屋耐震能力不足,城市规模空前,加之地震发生时间和地点都是意外,抗震准备不充分,导致灾情严重。 综上所述,汶川大地震宏观震中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有着深刻的教训。学术界和地震科学工作者应当对震源机制和地质构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抗震准备提供更科学的基础。同时,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抗震准备,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减少灾害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