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顺序融资理论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摘要: 顺序融资理论是传统金融理论的重要补充,它指导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选择最优的方式和来源。本文运用顺序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浅析,依据其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制度等因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顺序融资理论简介 顺序融资理论体现了资本市场在为企业融资时所采用的一种有条理的方式。该理论最初由美国金融学家麦金西·米勒(Myers&Miller)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公司财务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公司价值的不变原理,即使用不同的资本组合可以实现同一价值水平;对于企业来讲,应当遵循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其次选择优先股、债务融资为最后选择的原则。 二、顺序融资理论的应用 1、内部融资:企业发展阶段初期一般倾向于使用自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资金进行投资和融资,包括利润留存、折旧等。内部融资不能满足公司扩大规模的需求时,企业转向外部融资。 2、债务融资:首选债务融资,因为他们的关键利率本质上低于股票发行的关键利率。国外企业的债务融资发展较早,从1920年代开始就有了机构发行债券。在我国,虽然企业债券市场近年发展迅速,但其整体融资水平、债券品种和市场规模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股权融资:在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费用超过企业可承受范围时,企业会通过发行普通股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占比较大,主要有新股发行与增发股票两种形式。整体来说,在中国股权融资市场上,政府鼓励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因为这两种方式对企业的成本更为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按照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融资方式偏好不同的原则,可以分为三类:发展初期、成长期、稳定期。 发展初期:因企业规模小、信誉低,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多是依靠内融资,也会借助政府支持政策,或采用债务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 成长期:企业在业务扩张、资金需求增加时,多数采取较为灵活的融资方式,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定向增发、可转换债以及企业债券等。 稳定期:相对较为成熟的企业,多采取债务融资,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前的优质形式进行资产投资潜力,同时为了避免企业负债过度而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四、结论与建议 1、政府可以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内部融资。当企业处于初期阶段,可以通过政府补贴鼓励企业进行内部融资。这样有助于将更多的利润留给企业,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加大对企业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尽管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整体融资水平、债券品种和市场规模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稳健的市场机制和监管制度,加强企业、投资者宣传,提高企业对债券融资合法性的认知。 3、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避免资本市场对企业过度压力。尽管股权融资能够为企业提供较多的资金,但投资者普遍存在过度期望,导致企业出现资本市场对企业过度压力的情况。因此,应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降低投资者期望水平,加强公司内部自我调节机制,避免资本市场对企业过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