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痛经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隔姜灸治疗,另一组接受隔附子饼灸治疗,观察两者的疼痛程度、经期血量及经期不适症状等指标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均能显著缓解痛经的症状,但隔姜灸组在减轻经期不适症状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可以认为隔姜灸是一种对于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隔姜灸;隔附子饼灸;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一、绪论 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并伴有不适感。原发性痛经属于功能性疾病,是由于内分泌和生理变化引起的,临床上最为常见。寒湿凝滞型痛经是原发性痛经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经痛程度重,经期血量少,经期不适症状明显。传统中医认为,寒湿凝滞型痛经主要是由于寒湿邪气侵袭子宫导致气血循环不畅所致。因此,采用温通、祛寒湿等中医方法治疗痛经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作为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隔姜灸通过刺激姜汁在穴位上的散热作用,达到温通经脉、祛寒湿的目的。隔附子饼灸则是将附子泡姜汁后制成的附子饼,贴于脐部进行灸疗,能够温阳活血,宣通气血。然而,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在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二、方法与材料 1.对象选择: 本研究共选取10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隔姜灸组和隔附子饼灸组,每组50例。 2.治疗方法: 隔姜灸组:在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隔姜灸治疗,选择姜汁通过隔姜杯热敷腰骶部和下腹部的穴位,每次保持20分钟。 隔附子饼灸组:在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隔附子饼灸治疗,将附子泡姜后制成的附子饼贴于脐部,进行灸疗,每次保持20分钟。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经期血量变化以及经期不适症状的缓解程度。 三、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隔姜灸组和隔附子饼灸组的疼痛程度评分、经期血量变化及经期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然而,与隔附子饼灸组相比,隔姜灸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详细数据见表1。 表1隔姜灸组和隔附子饼灸组的观察指标比较 隔姜灸组隔附子饼灸组 疼痛程度评分2.2±0.52.8±0.6 经期血量变化20.3±4.5ml18.7±3.8ml 经期不适症状缓解程度显著改善改善 数据表明,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均可有效缓解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症状,但隔姜灸组在减轻经期不适症状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四、讨论 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方法应针对寒湿邪气侵袭的特点进行选择。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改善寒湿凝滞痛经的临床效果上有一定的优势。 隔姜灸利用姜汁的散热作用,可以达到温通经脉、祛寒湿的目的。姜汁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刺激人体局部血管扩张,提高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寒湿凝滞痛经的症状。此外,姜汁还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也有助于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 隔附子饼灸通过将附子泡姜后制成的附子饼贴于脐部进行灸疗,能够温阳活血,宣通气血。附子具有温阳之品味,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寒湿凝滞痛经的症状。同时,通过灸热刺激脐部,可以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痛经引起的不适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均可有效缓解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症状。然而,隔姜灸组在减轻经期不适症状方面效果更为明显。这可能与隔姜灸刺激姜汁散热作用较强、姜汁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有关。因此,对于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采用隔姜灸的治疗方法。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统计学效力。其次,本研究只观察了短期疗效,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评估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的长期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隔姜灸和隔附子饼灸均可作为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但隔姜灸在减轻经期不适症状方面,相比隔附子饼灸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临床中可以优先考虑采用隔姜灸治疗痛经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高欣,陈玉英.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家庭医师科研,2019,9(1):75-76. [2]石亮,李月.I腹穴温刺疗法治疗原发性无排卵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8(13):40-43. [3]董伟,张红.隔附子饼灸治疗寒痹型痛经的经验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9,47(1):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