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推广 若干问题的探讨 DiscussiononSeveralCriticalIssuesRelativetoResearchand ExtensionofConservationTillageinChina 赵秉强 BingqiangZhao 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 regionalPlanning Tel:010-68918658(O)13911670612(M) E-mail:bqzhao@163.com Contentsofdiscussion 一、加强农机农艺结合问题 二、重视创新研究问题 三、创新研究试验规范性问题 四、综合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问题 五、重视长期试验问题 六、保护性耕作一次性施肥问题 一、加强农机农艺结合问题 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是龙头,农机农艺要相互配合好; ●农机:了解农艺的要求,尽量适应和满足农艺的要求; ●农艺:作物品种选择、种植方式、肥水管理、杂草与病虫害防治 等,要配合农机作业,根据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特点来做出 相应选择和调整。 我国保护性耕作农机农艺结合 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艺部门为主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 主要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效果验证和农艺研究,机具研究 滞后,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 第二阶段:农机部门为主研究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从1992年中国农大与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开始,农机部门 开展大量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制得 到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从2002年开始,农业部农机化司启动国家财政项目,组织全 国农机推广系统的技术人员,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力推广保护性 耕作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这个时期农艺部门的工作相对滞后,病虫杂草防治、土肥管 理、作物栽培等相关配套技术研究的相对薄弱,使保护性耕作 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阶段:农机农艺全面结合的新时期: ●2005年12月农业部成立了由农机、土肥、植保、农学、技 术推广专家组成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标志着新时期 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始了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 合的发展新阶段。 ●专家组的农机、农艺专家一方面承担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 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指导全国保护性耕作 技术的示范推广。 ●新时期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将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 的研究和示范推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创新研究问题 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开展 保护性耕作创新研究? (1)农机具在保证播种质量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需要科研部门与机械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创新研究, 使农机具质量过关,保证保护性耕作的播种质量。 ●另外,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制的方向上,是发展大型 机械,还是小型机械,需要研究和得出结论,为决策部门提 供依据,指导我国保护性耕作机具健康发展,上少走弯路。 (2)区域技术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在保护性耕作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不同生态区的实际情况,开 展保护性耕作的区域技术模式研究,形成、完善和定型适合我国不 同类型区保护性耕作推广的技术模式和体系,非常重要,此项工作 仍需急待加强。 (3)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土壤养分管理问题: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研究都非常薄弱。如保护性耕作一次性 施肥技术问题;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土壤养分转化、供肥模式、养分 空间分布、养分损失途径等与传统耕作有很大不同,如何运筹肥水 管理?都需要加强研究。 (4)配套栽培技术、病虫杂草防治问题: 我国保护性耕作在作物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栽培管理、 病虫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上,还没有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的保 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管理体系。 (5)推广机制上: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机制上,仍需要加 强研究,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技术推广应用的路子来。 三、创新研究试验规范性问题 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研究, 如何保证数据质量? 一、试验地力要均匀,否则要开展匀地试验; 二、设计试验重复,符合统计学原理; 三、测试方法要标准,仪器设备要先进; 四、测试人员要专业,否则要进行专业培训。 四、农机农艺结合综合创新试验 平台建设问题 农机专家 农艺专家推广专家 综合创新试验平台 一、平台涵盖我国不同的生态区域类型,有大型网络研究特征。 二、试验研究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为研究平台的试验的设 计与布置由农机专家、农艺专家、技术推广专家共同研究决定,可保 证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