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频率域激电法激电的发展状况 频率域激电法的基本概念 柯尔-柯尔模型的频率域表达式及各分量表达式 柯尔-柯尔模型的时间域表达式 小结 今后计划安排 参考文献激电的发展状况1国外激电的发展 法国科学家C.施伦姆贝格对发展电阻率法和自然电位法作了许多工作,IP现象的发现也应归功于他。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PolarisationProvoquée”(激发极化),简称PP。1920年在金属硫化物矿床上首次进行了时间域测量。奇怪的是施伦姆贝格关于激发极化的一些著作竟无人过问达15年之久,而且也没有人想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必须承认,它本人也并不打算利用自己的发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精确地检测出微弱的IP信号确实困难。加之施伦姆贝格又发现没有矿体存在时也有或强或弱的IP现象出现。直到1932年和1934年,美国人韦德和马勒才进行了实验,他们隐约觉得有可能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效应的勘探方法。另外在美国,波塔彭科-彼得森公司1940年提出一种基于含油和不含油地层的选择性极化效应的油矿勘探方法,但是这些实验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十年代末期,苏联在油田测井中引入了IP法,用以确定地层的渗透率。1941年达赫诺夫提出了用这种方法勘探硫化矿的可能性。四十年代末期,差不多在施伦姆贝格发现激发极化之后三十年,经过认真的,系统的研究,最后才使得IP法同时在美国和苏联的勘探工作中得到了利用。1946年纽蒙特勘探公司与新泽西州的布坦射频实验室协作,着手研究IP现象。1947到1952年期间他们完成了很多野外实验工作。在1948到1954年期间,赛格尔导出了各种形状体(其中包括层状体、接触带和岩脉)时间域的IP响应公式。从1949年起维特对IP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包括电容耦合和电磁耦合效应,IP响应随粒度,形状和取向的变化,以及由时间域响应曲线向频率域响应曲线的转变。1950年以前,所有的IP测量都是在时间域进行的。1950年根据实验室的测量结果,科列特和赛格尔提出了用不同频率的交流测量方式。维特大大地扩展了这种方法的可能性,并在当年进行了成功的实验 2我国激电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国从7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频率域(即“交流”)激电法最初采用的是以观测交变电流场幅值为基础的交频激电法。这种方法至少要在两个频率上作观测,野外工作不便,观测效率也很低。于是,接着又研制了以观测地中交流电场(电位差)相对于交变供电电流之相位移为主要参数的相位激电仪,开展相位激电法。后一方法可以只在一个频率上作观测,这相对于变频法是一个进步。频率域激电法的基本概念 1激电效应图2.2黄铁矿标本的激电频率特性曲线 黄铁矿标本:颗粒大小0.84~2mm;0.01N的NaCl溶液5%面极化和体极化 在激电法的理论和实践中,为使问题简化,将岩、矿石的激发极化分为理想的两类。 第一类是“面极化”,其特点是激发极化均发生在极化体与围岩溶液的界面上,如致密的金属矿或石墨矿属于此类第二类是“体极化”,其特点是极化单元(指微小的金属矿物、石墨或岩石颗粒)呈体分布于整个极化体内,如浸染状金属矿石和矿化、石墨化岩石以及离子导电岩石均属这一类。虽然每个小颗粒与围岩(胶结物)的接触面很小,但它们的接触面积的总和却是很可观的。 所以,尽管浸染状矿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很小,仍然可以产生明显的激发极化效应,这就是激发极化法能够成功地寻找浸染状矿体的基本原因。 应该指出,面极化和体极化的差别只具有相对意义。 严格说来,所有激发极化都是面极化的,因为从微观来看,体极化中每一个极化单元的激发极化也都是发生在颗粒与其周围溶液的界面上。 然而,实践中应用激电法又都是宏观地研究矿体、矿带或地层等大极化体的激电效应。 故在此讨论体极化体的激发极化特性。 3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成因  一般造岩矿物为固体电解质,属离子导体。 野外和室内观测资料表明,不含电子导体的一般岩石,也能产生明显的激电效应。 关于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所提出的假说和争论均较电子导体的多,但大多认为岩石的激电效应与岩石颗粒和周围溶液界面上的双电层结构有关(见图2.4,a)。 主要假说都是基于岩石颗粒—溶液界面上双电层分散结构和分散区内存在可以沿界面移动的阳离子这一特点提出来的。 其有代表性的假说是双电层形变说。 现简述如下: 双电层结构 由于阳离子交换特性,在岩石颗粒与周围溶液的分界面上会形成这样一种双电层; 靠岩石颗粒一边为固定在岩石颗粒表面的负电荷,而在溶液一边为正离子。后者由于静电力和离子热运动的影响分成两部分:靠近界面的部分,正离子被固相表面的异性电荷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活动,这是所谓“紧密层”;稍微远离界面处,正离子受固相表面异性电荷的吸引力较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平行于岩石颗粒表面运动,这是所谓“分散层”(见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