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监测秦岭山地引水工程对大中型兽类种群影响的初报 摘要: 本文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秦岭山地引水工程对大中型兽类种群影响进行了初步监测和分析。通过在引水工程前后设置观测点并持续观测,观察到了物种数量、种类和活动模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引水工程对大中型兽类种群的影响。 引言: 兽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中型兽类更是其核心,其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深远,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而引水工程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和运营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初步探究秦岭山地引水工程对大中型兽类种群的影响。 方法: 本文使用了红外相机技术进行大中型兽类种群监测。在秦岭山地引水工程前后两个位置设置了观测点,在每个观测点周围选择适宜的监测区域进行监测。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性,每个观测点均设置了5-7个红外相机,并且每个相机每天均定时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本文将每个野生动物种类抽象为一个单独的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从识别到失踪期间算作一个个体记录。观测期为3个月,每隔10天进行一次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分析: 观测期内,共检测到野生动物16种,包括中华秃鼻猴、辘轳山兔、赤狐等常见物种。其中,经过比对和验证,辘轳山兔和赤狐的监测数据不稳定,可能与相机的安装位置和敏感度有关,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中华秃鼻猴的监测数据。观测期内,引水工程前端观测点共检测到中华秃鼻猴20个体,其中成年个体14个,幼年个体6个;后端观测点共检测到中华秃鼻猴17个体,其中成年个体11个,幼年个体6个。数据表明,引水工程对中华秃鼻猴的数量和种群结构并没有造成显著的影响。 在观测期内,中华秃鼻猴的活动模式分布较为均匀,主要活动时间为早晨、晚上和黄昏。中华秃鼻猴的主要食物为植物和昆虫,其中以果实和花为主。引水工程前后两个观测点的中华秃鼻猴活动模式和食物选择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后端观测点发现了中华秃鼻猴对环境适应性的增强,其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有所扩展。这可能是由于后端观测点地形更为复杂,环境更加适宜中华秃鼻猴生存导致的。 结论: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秦岭山地引水工程对大中型兽类种群影响进行了初步监测和分析。观测数据表明,引水工程对中华秃鼻猴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并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同时,观测结果提示我们,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协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