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三重震相拟合的华南地区上地幔P波与S波速度结构 摘要: 利用三重震相拟合方法,我们研究了华南地区上地幔的P和S波速度结构。研究区域范围为东经100-120度、北纬20-35度,共选取了128个深度为410km、520km和660km的地震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华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异常高速带和西南低速区的特征,其中410km深度处存在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低速通道,该通道与珠江岩石圈的断裂有关,可能与地幔柱活动相关联。同时,我们发现在520km深度处有一条明显的高速通道,该通道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向东俯冲的过程。同时,660km深度处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高速区,该区域可能与珠江岩石圈相对稳定的东北边界有关。本研究对于了解华南地幔的结构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重震相拟合;P波速度;S波速度;上地幔;华南地区 1.研究背景 华南地区处于中国东部板块构造转换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南部海域重要的区域。在地震学研究领域,华南地区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对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此同时,采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作为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的方法在国内外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地震台网的建设,获取到了大量高质量的地震数据,为研究华南地区上地幔结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华南地区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结构对于增进对华南地区地球物理性质的认识及研究区内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359个台站以及公开数据中心开放的128个深度为410km、520km和660km的地震事件。我们使用三重震相拟合的方法来分析华南地区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结构。具体方法是将每个地震事件的P波与S波的震源距以及穿透深度分别与速度模型匹配,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优化速度模型。其中,我们采用了距离平方根作为加权因子,以保证大地震事件与小地震事件在速度模型中的权重相同。最后,我们根据速度模型的误差和相关系数来评估速度模型的拟合程度和可靠性。 3.结果分析 根据三重震相拟合得到的速度模型,我们得到了华南地区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以及各层速度的误差和相关系数。我们发现,华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异常高速带和西南低速区的特征。其中,410km深度处存在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低速通道,该通道与珠江岩石圈的断裂有关,可能与地幔柱活动相关联。同时,我们发现在520km深度处有一条明显的高速通道,该通道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向东俯冲的过程。同时,660km深度处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高速区,该区域可能与珠江岩石圈相对稳定的东北边界有关。 4.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采用三重震相拟合的方法,得出了华南地区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上地幔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异常高速带和西南低速区的特征。410km深度处存在一条低速通道,520km深度处存在一条高速通道,660km深度处存在一个高速区域。这些结构特征反映了华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可为更深入了解华南地区地球物理性质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也为采用三重震相拟合研究地幔结构提供了实践经验。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华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地震活动和构造演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