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SBAS-InSAR研究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特征 引言 汶川地震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地震,该地震的发生不仅对四川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给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其中,鲜水河断裂是汶川地震带上的一个重要断裂,对于深入了解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以及地震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对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特征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后续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材料与方法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手段,近年来在地质灾害和地壳形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利用RADARSAT-2卫星的SAR数据,基于小基线(SBAS)方法进行InSAR处理,获得了2009年5月到2013年7月期间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地表形变。 结果与分析 通过SBAS-InSAR技术得到的形变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西北段在汶川地震后出现了显著的形变,主要表现为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其中,水平形变主要在断裂带两侧分别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形变盆地,北侧的形变盆地主要集中在松潘长江断裂和雪峰山断裂之间,南侧的形变盆地则主要出现在鲜水河断裂和龙王山断裂之间。这表明鲜水河断裂在地震后发生了明显的走滑形变,断裂带两侧的挤压形变使得岩体发生了逆断裂变形的现象。 另外,垂直形变主要表现为断崖类型的变形。在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岩体分布中,大约有30%的岩体出现了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变形,表明此处的地震能量主要释放在了垂直方向上。此外,还观测到了一些局部的冲击变形现象,这些变形主要出现在断崖处,可能与岩石的破裂、滑动等机制有关。 结论 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对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鲜水河断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断裂带两侧分别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形变盆地,同时断裂带上的岩体也表现出了显著的走滑和垂直变形。这些形变特征的出现对于深入了解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以及预测后续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地震监测和地质灾害研究中,应该重视利用SBAS-InSAR技术和其他遥感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