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鸭坦布苏病毒对1周龄雏鸭的致病性研究综述报告 鸭坦布苏病毒(DuckTembusuvirus,DTMU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该病毒最初于2010年在中国广东、湖南、江苏、河北、浙江、山西、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引起的水禽急性病,引起人们普遍关注。随后,在亚洲地区、欧洲地区、北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多个国家都报告了该病毒的感染情况。 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为水禽,特别是家鸭。1周龄的雏鸭是鸭坦布苏病毒的易感寄主。该病毒感染后会引起雏鸭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和病变,其致死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本文将就鸭坦布苏病毒对1周龄雏鸭的致病性进行综述。 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和口腔黏膜,也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和血液等途径感染。一周龄的雏鸭在体内抗体水平较低,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对病毒感染较为敏感。一旦感染该病毒,雏鸭出现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在病程的后期,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例如抽搐、昏迷等。 在组织学方面,感染后的雏鸭产生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肾、脾、胸腺、肝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在肾和肝脏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细胞变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出现弥散性灰质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此外,其他组织器官也会出现相应的病变。 目前,鸭坦布苏病毒的防治主要依靠疫苗和控制病毒的传播。从疫苗方面来说,虽然目前已有疫苗上市,但是疫苗的保护效果存在差异。从病毒传播的控制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加强禽舍环境卫生、对病毒感染的鸟类进行隔离和消毒等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鸭坦布苏病毒对1周龄雏鸭的致病性较强,易感寄主的雏鸭在感染后常常会出现多种症状和病变。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病毒的防治措施。同时,对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禽类养殖的健康与安全。